海關破歷年最大宗洗黑錢案涉款35億 2男變賣貴金屬被捕

2022-10-26 09:30

被捕的48歲男子。劉漢權攝
被捕的48歲男子。劉漢權攝

香港海關10月21日採取代號「煉金者」的執法行動,偵破一宗涉及變賣貴金屬的懷疑洗黑錢案件,涉款約35億元,並拘捕兩名分別30歲和48歲的本地男子,這是海關歷來破獲的洗黑錢案中涉款額最高的一宗。

初步調查顯示,兩名被捕男子於2020年至2021年期間,以變賣不明來歷的貴金屬和利用公司銀行戶口處理共約35億元的懷疑犯罪得益。據悉,兩被捕男子並不認識,但調查顯示,兩人曾向相同的貴金屬公司提取貴金屬,相信背後有犯罪集團操控。

請點擊組圖瀏覽案件詳情:

被捕的48歲男子涉洗黑錢活動。劉漢權攝
被捕的48歲男子涉洗黑錢活動。劉漢權攝
海關人員檢走其手提電腦。劉漢權攝
海關人員檢走其手提電腦。劉漢權攝
海關講述破案詳情。劉漢權攝
海關講述破案詳情。劉漢權攝
海關在行動中檢獲的文件。
海關在行動中檢獲的文件。
海關展示被捕人犯案手法。
海關展示被捕人犯案手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李艷萍講述破案詳情時表示,上周五10月21日,海關突擊搜查三個住宅單位、兩間秘書公司、一間貴金屬貿易公司、一間找換店,並拘捕兩男涉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變賣多達8噸的貴金屬,利用銀行戶口處理共35億元犯罪得益,案件仍在調查中,兩人獲准保釋候查,不排除稍後有更多人被捕。

財富調查課監督楊郁文表示,涉案兩人分別是兩間公司、三個公司戶口持有人及授權簽署人,該三間公司戶口於2020至2021期間,有涉及29億元可疑交易,海關對兩男的背景及財務狀況展開調查,其中48歲男子住公屋,報稱任工程技工,開銀行戶口時報稱月入2萬元,於2021年開設做電子產品貿易公司,同年7月開設兩間公司銀行戶口,隨後四個月(2021年7至11月)接收合共17億可疑款項。雖然報稱經營電子產品,但調查發現銀行戶口超過五成即8.6億元款項,來自一間貴金屬貿易公司,而入帳款項每次於同日或極短時間便轉走去空殼公司、離岸公司戶口,其交易對手與其報稱業務性質明顯不相符,是典型洗黑錢模式,海關懷疑有人以公司戶口洗黑錢活動。

而同案另一名被捕的30歲本地男,報稱工人,月入1萬元,是一間貿易公司銀行戶口的授權簽署人,該公司於2019年成立,同年10月開設公司戶口,由2020年1至8月戶口共接收12億元可疑款項,調查發現有關公司戶口超過六成的入帳來自多間珠寶公司或貴金屬公司,部分公司更是案發時剛剛成立,其戶口出帳往往轉去內地公司,或透過本地找換店匯出到內地,其出帳與入帳的業務性質與被捕人公司報稱業務的性質不同,引起海關的懷疑。

財富調查第一組指揮官黃貞富續稱,10月21日的拘捕行動中,檢獲多部手機、手提電腦、銀行文件、交易文件,發現被捕人頻繁收取大量來歷不明的貴價金屬,變賣後利用涉案公司的銀行戶口收取巨額款項,將可疑資金轉移至空殼公司、離岸公司及一間本地找換店,其中48歲本地男涉曾指示貴金屬公司變賣貴金屬後獲得的6億款項直接存入第三者戶口。海關追查下,發現該48歲男子向銀行提供文件嘗試證明可疑大額交易資金的來源,海關懷疑有關文件為偽造文件,企圖掩飾資金來源及去向,48歲男子涉及清洗23億黑錢,而30歲男則涉12億黑錢交易。

李艷萍指案中涉及8噸貴金屬交易,藉以掩飾洗黑錢活動,貴金屬價值高昂、體積小,易於運送,現時不具名賣買,不法分子利用犯罪得益購入貴金屬,透過多層轉售交易,將黑錢清洗「漂白」,再將資金流入銀行體系,她呼籲從事貴金屬商人多加留意及了解交易對手背景及貴金屬的來歷,建議保留交易記錄,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洗黑錢中介。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