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雷雄德|維持健康的四個必須
2022-07-07 12:00
日前國家習近平主席在香港發表重要講話,闡述了「一國兩制」實踐的「四個必須」,香港將有美好發展的前景。談起「四個必須」,筆者即時聯想起健康的身體也同樣需要擁有「四個必須」的基本元素,才能夠得到健康的體魄。
早於一九四八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作出以下定義:健康是指個人不僅沒有生病,而且在生理(physical)、心理(mental)及社會適應(social well-being)三方面均處於良好的狀態。一個健康的人,是指在身體各器官功能、心理和情緒控制、以及跟別人相處的社交生活達至合一而整全的健康狀態。到一九八六年,世衞提出健康促進的概念,強調從積極的層面把健康視為一種生活的資源。健康的概念同時需要涉及整個生物世界互動的狀況,包括應對傳染疾病等。
健康的身體並非與生俱來,必須要靠健康的行為培養出來。綜合文獻指出,以下是實現健康體魄的四個必須條件:
(一).恒常運動:世衞建議,年滿十八歲或以上的成人,每星期進行不少於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體能活動,或七十五分鐘劇烈運動,或相等於混合兩種活動模式的時間,以及每星期兩次肌肉訓練。五至十七歲兒童及青少年,每星期平均每天進行最少六十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目前流行病學的研究已肯定,恒常參與運動的人活得更健康,也有助延長壽命。
(二).控制飲食:近年衞生署的健康行為調查發現,超過九成港人每日蔬果攝取量不足。均衡攝取足夠營養是維持健康的良方妙藥,有助減低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癌症等。
(三).充足睡眠:睡眠是身體恢復的最有效方法,持續缺乏睡眠不但容易患上慢性疾病,而且出現早死的風險。十四至十七歲的中學生,每天要有八至十小時睡眠才可以得到健康成長,可惜本港學童缺乏睡眠的情況尤其惡劣,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甚至情緒、認知及學習能力。
(四).壓力處理:擁有健康的人能夠分辨和表達情緒,包括悲傷、憤怒、快樂、驚慌及沮喪等等,可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及控制情緒,促進精神健康。
上述四個基本健康必須條件沒有先後次序之別,各樣健康元素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緊扣着,欠缺任何一個條件都會損害身體健康。
青年強則國家強,那麼青年人弱則國家弱,青年人擁有強健的體格是實現國家和社會理想的基本條件。如果真的能夠以結果為目標,政府各政策局就必須要緊密互相合作,把全民健康列入關鍵績效指標(KPI),市民大眾擁有健康體魄既能夠提升社會生產力,凝聚健康活力,更有助降低醫療開支,相得益彰。(雷雄德)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