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敦道190號藏抗日英雄事蹟 團體促改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2022-06-05 12:10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團體促請當局將彌敦道190號的三級歷史建築,改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由民間保育人士、建築師、歷史專家及學者完成的《文物價值評估報告》指出,這幢洋樓與日佔時期歷史有關,促請當局重新為洋樓評級至一級歷史建築。

      洋樓於2018年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網上資料顯示,建築物的業主為在美國經營餐廳的華僑陳有仁及其妻劉松娣,兩人於1932年來港買地建屋。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設計受裝飾藝術及新古典主義影響。洋樓落成後,地下開設永青餐室(Cafe Evergreen),是香港早期的平民西式餐廳。

      資料指出,日佔時期,餐室被強徵作日本軍人飯堂。陳氏家族當時繼續居於樓上,劉松娣兒子陳耀芳每天上天台偷拍對面日軍大本營的情況,再將資料傳送到美國。

      行動遭漢奸告密後,日軍以酷刑折磨劉松娣及陳耀芳,陳耀芳最終在廣華醫院辭世,屍體被日軍送往亂葬崗。

      下鋪上居的洋樓後來整幢作商業用途。自1970年代起,建築物由馬錦燦及其家族擁有,早年曾翻新。去年年中,洋樓傳出拆卸圖則獲批的消息後,再次受到外界關注。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
      樓高4層的洋樓於1937年建成,屬歐式公寓的長廊式建築。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