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李家超智囊研發債 為明日大嶼融資

2022-04-27 07:34

李家超正積極草擬政綱。資料圖片
李家超正積極草擬政綱。資料圖片

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正積極草擬政綱,部分內容於近日率先曝光,李家超屬意繼續推展「明日大嶼」填海計畫,與北部都會區雙軌並行,增加土地供應。然而,根據過去評估,該項工程整體造價高達六千二百四十億元,造價高昂,令「明日大嶼」項目一直備受爭議。為爭取公眾支持,據聞有份協助李家超撰寫土地政綱的智囊亦紛紛獻計,提出下屆政府可採用多個方法融資,包括發行債券等方式向民間集資,令市民也覺得項目是「自己有份」。

接近競選團隊的消息人士指出,以發債籌集基建資金相當普遍,造價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的機場第三跑道工程,就是較近期的例子,而二○○四年政府亦發行了二百六十億元「五隧一橋」債券以支持公共工程。

他建議,相關債券應每年派發三至四厘息,以增加吸引力,除可籌集資金發展基建,還可以帶動本地債市發展,並可與民分利,共享成果。

據香港測量師學會早前的估算,交椅洲人工島上私人住宅和商業發展的土地收益可達約九千七百多億至一萬一千多億元,足以收回「明日大嶼」的發展成本。消息人士指出,政府可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來發展計畫。

他舉例指,過去政府亦曾有透過公私營合作發展土地的個案,發展沙田新市鎮的個別項目便屬此例。一九七○年代中期,由新世界等四家發展商組成的聯營公司就承接政府的合約,負責進行一幅約五十六公頃用地的填海、地盤平整及建造工程,工程完成後,七成土地轉交政府作公共房屋及基建發展之用,其餘部分則由私人發展商發展私樓,成為現時的沙田第一城。

運輸基建可採BOT模式

此外,因應整「明日大嶼」項目的整體造價之中,運輸基建的費用涉及逾四千億元,佔總費用約三分之二,他們又認為可將有關部分「分拆」,採用(BOT)模式發展,即將相關基建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轉移給政府,令庫房開支可以大幅「減磅」。

值得留意的是,本港早年興建的東區海底隧道和大老山隧道,以至英法海底隧道,都是這方面的例子;至於鐵路,除了BOT模式外,更有鐵路加物業發展(R+P)模式可以考慮,本港不少鐵路綫,如荃灣綫、觀塘綫、港島綫等都毋須政府投入而採取這模式興建。

消息人士提到,過去最經典例子,莫過於港鐵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正興建本港開埠以來最浩大的公共工程,首期工程由觀塘興建一條海底隧道直通港島,然後再前往中環,全長逾十五公里、十五個站,涉及逾五十六億元,急需現金應付開資,並於一九七七年推出中環車站上蓋物業發展權招標,最終時任長實主席李嘉誠睇準港鐵所需,除在標書列明為港鐵提供大筆資金外,商廈建成後會將全數單位出售,再為港鐵提供逾五成的分紅,最終屬新晉地產商的長實,擊敗置地等多家當時極具實力的英資財團,投得今次項目,發展成環球大廈,助該集團進駐商業中心。此例子顯示,港府大可對外集資,為香港未來急促發展儲備足夠「彈藥」。

全文刊《星島》專欄「大棋盤」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