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 赴港上市成現實選擇
2022-03-28 11:06
2022年以來,包括蔚來(09866)、威馬、哪咤、零跑、高合和賽力斯等在內的造車新勢力們開始爭相「趕考」資本市場。作為最早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今年3月10日宣布於港交所二次上市。
無獨有偶,作為內地較早實現交付的造車新勢力,3月17日,零跑汽車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零跑汽車已獲得紅杉中國、上海電氣、中國中車等財務和産業投資方的投資,總金額近百億元。
計劃赴港上市的還有哪咤汽車。盡管在問及赴港IPO事項時,哪咤汽車品牌中心副總經理張洪漢對《證券日報》記者三緘其口,但據天眼查顯示,哪咤品牌所屬公司——合眾新能源在今年2月份剛剛完成了新一輪超過20億元融資。多方消息推測,完成D係列融資後,估值超過250億元的哪咤汽車大概率將於年內啟動赴港IPO。
據觀察,上述一輪輪融資和登陸資本市場的操作,都有明確的資金用途和中長期規劃,一場大仗正在等著造車新勢力和它們背後的資本們。
「早期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動機多元,融資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企業旨在利用上市條件差異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自由度。」有不願具名的汽車行業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以造車新勢力為例,在經營初期一定是虧損的,也是最需要資本孵育的,美股對此寬容度更高。
此外,「市場估值高,流動性好,尤其是美股允許同股不同權,讓公司創始人保留與股權比重不對等的、更多的投票權,也促使包括新勢力在內大量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上述分析師表示。然而,自2019年開始,美國對中概股限制政策逐漸加碼。特別是2020年4月份,瑞幸咖啡曝出財務造假後,信任危機導致針對中概股的指責達到頂峰,做空接踵而至。
所幸的是,這一期間科創板的橫空出世,讓包括新勢力車企在內很多科技企業看到了希望。這其中,威馬曾一度被認為有望躋身科創板新能源車第一股。2021年2月初,威馬汽車具備輔導驗收及科創板上市申請條件。
去年7月份,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曾透露:「上市進度不由自己,但希望越快越好。」然而,歷經數月的漫長等待,對於公司已經選擇放棄上市申請的説法,威馬方面甚至都未予置評。
威馬科創板闖關敗北之後,國內自主品牌領頭羊吉利汽車順勢接棒,但同樣失望而歸。事實上,在科創板加大申請企業「硬科技」資格審查力度後,堵住了許多腰部造車新勢力們和妄圖通過「造車」概念IPO翻身的無實力企業。
與此同時,「蔚小理」搶灘資本市場風頭更勁,接連赴美上市乃至回港二次上市。此時,尚有資金和流量在手,有意發展壯大的二線新勢力們,便將目光轉向了赴港IPO。
造車新勢力赴港上市的確不失為一個較好選擇,但也有投資人表達了擔憂。作為純粹的離岸市場,港股體量有限,造車新勢力很難獲得應有的價值認可。
對此,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創新聯盟理事高雲鵬認為,目前新勢力們的當務之急是融資,而融資的主要手段就是尋找直接投資人。港股金融工具豐富,上市成功後,公司可以通過發債、增資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新勢力們和背後資本爭相搶灘資本市場,不斷「折騰」的動力源於對未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看好和篤定。
數據顯示,在2006至2021年間,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共發生約550起融資事件,總金額超3200億元。從注冊時間來看,超八成企業注冊年限在5年之內。可以預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未來數年會持續向上,依然是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完成45.2萬輛和43.1萬輛,市場滲透率為17.0%。展望2022年,中國能賣出多少輛新能源汽車呢?中汽協給出的答案是500萬輛,同比增長42%,市場佔有率有望超過18%;而乘聯會則給出了更為樂觀的預判,有機會突破550萬輛,實現70%的超高增長。
高雲鵬認為,汽車屬於大宗消費品,上市會為車企的品牌帶來更廣泛的傳播和知名度,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刺激銷量上揚。更為關鍵的是,新勢力們發展需要更規範和清晰的規劃,有效促進企業自我革新。
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美如畫,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是,全球電動汽車執牛耳者特斯拉也是在經歷了15年的虧損後,才於2020年首次實現盈利。國內造車新勢力TOP3「蔚小理」至今也未擺脫虧損狀態。
據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鵬以創紀錄的15.95億元凈虧損額排在第一,隨後是蔚來的8.35億元、理想的2150萬元;年交付量端,蔚來達到9.1萬輛、小鵬9.8萬輛、理想9.0萬輛。而根據已經盈利的特斯拉表現,海外分析機構將擺脫虧損轉折點粗略定在年交付量20萬輛。
「造車新勢力在美股上市能夠暫時緩解資金需求,但想要真正通過造車盈利,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乘用車産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告訴記者,造車新勢力們上市成為拓寬融資渠道的必選項。
需要指出的是,率先登陸資本市場雖有機會跑在賽道的前列,但即便成功IPO,也只是踏出了漫漫「錢」路的第一步。就在造車新勢力們用燒錢換規模,以時間換空間的同時,更多競爭對手也在日夜兼程——這其中既有百度、小米、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有加速轉型探索的傳統車企。
「未來的三至五年,將是新能源純電品牌汽車的決戰時刻。在2025年之前,通過市場淘汰,市場集中度提升和品牌力提升之後,在中國汽車市場上必然會誕生出百萬輛級的新能源純電品牌,而能存活的造車新勢力可能僅有幾家。」張秀陽表示。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