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揭古抗菌藥硝酸銀 有助緩解皮膚壞死和減少細菌量

2022-03-17 16:21

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一直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目前粘菌素(Colistin)被視為抗生素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可對抗沙門氏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具廣泛耐藥性的致命性細菌感染。香港大學化學系和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古抗菌藥物硝酸銀 (AgNO3),可令這些耐藥細菌對粘菌素重新敏感。硝酸銀 (AgNO3) 抗菌藥物已有超過2000年歷史,以往多用作抑制外部感染,團隊發現這藥物可恢復粘菌素對一系列攜帶抗性基因的病原體的效力。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抗菌素耐藥性是指當濫用或錯用抗菌劑時,細菌會出現變異以逐漸適應抗菌劑,進而導致抗菌劑失去抑制和殺滅細菌的效力,現已成為公共衛生最大的挑戰之一。今次發現是一項有關抗菌素耐藥性研究的延伸,團隊於2020年曾發現抗風濕劑金諾芬可作為雙重抑制劑,使多重耐藥菌對粘菌素和β-內酰胺類抗生素恢復敏感性。

研究發現,硝酸銀中包含銀納米顆粒(Silver nanoparticles)在内的銀 (Ag+),可以恢復粘菌素對攜帶抗性基因的細菌的能力,重新達致抗菌功效。團隊透過X射線晶體學觀察到,銀可通過取代抗性蛋白酶活性位點中的Zn2+,以及在抗性蛋白酶MCR-1-S的活性位點中形成「四銀簇(四核銀核心)」,一個能有效抑制抗性蛋白酶活性的化學結構,最終可導致抗性蛋白酶失去功能。

研究表明,銀能有效地減緩高水平耐藥性的發展,並能夠降低菌株的變異頻率,而小鼠皮膚感染模型亦印證,由硝酸銀和粘菌素組成的聯合療法,在緩解皮膚病變壞死和減少細菌載量方面的確非常有效,聯合治療無論在體内及體外的效果皆良好。

研究團隊由理學院化學系講座教授、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與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港大余家樂感染中心主任何栢良領導。研究結果剛於國際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孫紅哲表示,考慮到硝酸銀作為古老的抗菌藥物應用於外部感染的安全歷史,團隊認為它可以與金諾芬相互補充,用以治療由攜帶粘菌素抗性基因的多重耐藥超級細菌所引起的感染,為克服後抗生素時代的抗菌素耐藥性危機帶來新希望。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銀可在體內外粘菌素對攜帶mcr基因的病原體重新敏感。港大圖片
銀可在體內外粘菌素對攜帶mcr基因的病原體重新敏感。港大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