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中央助港抗疫或「泥牛入海」

2022-02-23 06:46

中央已允諾在採樣人員及化驗工作給予香港全面協助。
中央已允諾在採樣人員及化驗工作給予香港全面協助。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月十六日向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指示,要求「控疫壓倒一切」,一個星期後,林鄭召開記者招待會「交功課」,提出在三、四月間進行大約一個月的全民強制檢測,每周做一輪,總共做三輪;並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協助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籌劃今次強檢。但今次全民強檢能否達至「動態清零」效果?林鄭未能作出保證,亦沒有提出「動態清零」的時間表。

早在習近平公開向林鄭提出指示的時候,有資深建制人士私下就大潑冷水,指以香港的制度和公務員思維,根本不可能完成中央的重託。過去一個星期,雖然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親自坐鎮深圳,但內地官員亦有「老鼠拉龜」之感。據聞,有內地官員對香港建制友好抱怨,內地已徵集了數以千計採樣人員,但香港仍然「無聲無氣」。

內地城巿每次爆疫,都可以短時間內發動大規模檢測,雖然今次中央已允諾在採樣人員及化驗工作給予香港全面協助,可是,特區政府卻仍未建立一套全民檢測系統,還在建立之中。這個系統包括﹕網上預約系統、檢測站安排、檢測樣本送往內地的物流運輸安排、特定人群包括嬰幼兒、行動不便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處理問題,以至檢測後陽性確診者的隔離處理問題等等。

上述系統中,部分屬於決策問題,例如嬰幼兒是否要豁免等,至今未有定論;至於究竟會有多少檢測站,則要「睇餸食飯」,最終取決於可以動員多少的人力資源。內地的抗疫決定模式,是「目標為本」;而港府的決策方式,則是資源程序為本,務求在有限資源中,設計出有條不紊的工作程序。

今次設計整個全民檢測系統,最大的資源約束,就是隔離設施。林鄭昨天透露,目前有大約三萬名確診或初確人士在家等候入院或社區隔離設施,而港府直至本月底可提供的隔離設施,只能由現在五千個增至一萬二千個,三月內再可分階段增加一萬六千個。至於內地在五幅土地協助興建的二萬個方艙醫院,則可能要在四、五月後才能落成。換言之,三月內的隔離設施僅有三萬單位,只足夠現時居家隔離的確診者。一旦進行全民檢測,若有百分之一人「中招」,即有逾七萬人,這七萬人如何安置呢?若「中招」比例更高,就更難處理。官府中人估計,屆時可能只能安排部分居住環境差的人進行隔離,居住環境好的,就只能在家隔離,他承認此舉難以阻斷傳播,只能減少傳播率,但在有限資源下,亦是無辦法之舉。

由於問題複雜,港府內部估計,三月初能否開始進行全民強檢,現時亦說不準,港府的目標亦只是「三月內」進行;至於要學內地城巿兩、三日進行一次檢測,就更加不可能。以這樣的進度,五月八日特首選舉前要達至撲滅疫情,實在渺茫,有官員甚至以「死症」形容香港的抗疫情勢。然則,中央出大力協助香港抗疫,最終會否是「泥牛入海」呢?

全文刊《星島日報》專欄「大棋盤」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