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收視率造假猖獗難治

2021-12-29 04:30

■知名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拒買收視率。
■知名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拒買收視率。

  (星島日報報道)「九成以上的電視劇都存在買收視率的情況,收視率造假是困擾影視行業的一顆大毒瘤。」繼官媒央視調查報道揭發豆瓣評分「超前點評」影視劇的荒誕現象,以及批評「水軍控評」亂象。《法治日報》報道日前再引述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披露收視率造假頑疾。李學政直言,其今年參與投資的一部電視劇,「一共賣了一個多億,卻花了九千萬元(人民幣,下同)買收視率。」中央網信辦決定在全國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打擊流量造假、網絡水軍」專項行動。
知名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總監制和總發行人李學政,五年前就公開批評收視率造假,但這個頑疾至今沒有多大改善。《法治日報》報道,李學政自稱,《人民的名義》開播前,他和團隊成員也曾糾結是否要買收視率,但最終放棄,將三千萬元用於宣傳推廣。令人欣喜的是,該劇收視率表現強勢,這也是李學政對收視率造假的一次宣戰。
造假已成「潛規則」
  收視率是指某時段收看某頻道或節目的觀眾,佔市場觀眾總數的百分比。在影視行業,收視率造假似乎是一個秘而不宣的「潛規則」。李學政介紹,收視率造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一直存在,電視台用高收視率獲得了更多、費用更高的廣告,製作方能夠更快拿到電視台回款(一般電視台只會提前打部分款項給製作方),廣告主則可以拿着高收視率交差。
  導演郭靖宇曾於二○一八年在微博公開稱,其執導的影視劇《娘道》需以七千二百萬元購買收視率,但因不願買收視率而被電視台長期擱置。李學政參與投資的一部電視劇,今年四月在衞視播出,他透露,這部劇一共賣了一個多億,卻花費九千萬元買收視率,「掙的錢全部花在這上面了。」
  李學政亦擔心,專業造假機構愈發壯大。愈來愈多的影視機構和數據公司加入造假行列,或成為衞視造假的幫兇,或直接淪為造假的主謀。
  參與過不少網劇創作的編劇郭明(化名),對收視率詳細研究後發現,從前隱藏在黑暗中、專門操作購買收視和「污染」樣本戶的第三方機構,近年來更加明目張膽。
  他們變身成所謂的「宣傳公司」,「宣稱只要把宣傳部分外包給他們,就能幫你鋪到全國各地,收視效果會到達多少,且一周內就會有效果。但真正的宣傳團隊是不敢打收視保票的,因為他們很清楚宣傳能帶來多大的收視效果。」郭明說。
相關法例沒嚴格執行
  實際上,早在二○一六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發文「全國省級電視台簽署《恪守媒體社會責任,反對唯收視率自律公約》」,強調電視劇購銷合同中,不簽訂以收視率和以收視率排名定價、議價的條款。但上述公約並未得到嚴格執行。
  李學政透露,發行方和衞視如今更多採取默認雙方的形式,若達不到收視率數值要求,播出方就可能拖延付款回賬時間,有的甚至扣錢。「收視率數值是無法保證的,這就反逼製作公司去買收視率,否則就不能及時結帳。」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汪海林說。
  汪海林認為,收視率造假亂象沉重打擊了整個影視行業。特別是二○一二年後,大量資本進入,大批新公司沒有創作資源,他們研究市場後發現,雖不會拍戲但可以直接買收視率,很快便通過這種方式把擁有資源、富有經驗的老牌公司打敗了,市場被這些不會拍戲的公司搶佔了半壁江山,老牌製作公司「認清形勢」後不得不跟進,全行業被收視率綁架,電視劇水平下降便在情理之中了,「因為劇好不好,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