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合成省時慳錢 政府研放寬地積比

2021-12-24 04:30

■宿舍每間房約七十方呎,家私在工廠提早安裝。
■宿舍每間房約七十方呎,家私在工廠提早安裝。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多個公私營項目均採用「先裝後嵌」的組裝合成建築法(下稱MiC),其中港大新宿舍施工料可縮減十五個月。建造業議會主席陳家駒透露,政府正檢視MiC放寬樓面面積豁免比率,相信未來地產商會積極使用新技術。
  香港大學在黃竹坑約二十層高的新宿舍將提供逾一千二百個單位,亦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業議會昨日展出兩層高模型,每間房約七十方呎,內裏的家私在工廠提早安裝,運到工地後再將不同單位接通,預計整個工程建築費用減少一億元之餘,預計最快明年底至後年初竣工。
港大新宿舍提早竣工
  建造業議會指,在工廠預先進行工序,可減低因天氣影響而延誤的機會,並改善工作環境及工地安全,例如組件可放於地面,並完成外牆飾面,減少工人高空工作。此外,亦能減少工地現場噪音及塵埃,避免對居民及環境造成滋擾。至於品質控制,工廠環境較容易應用機械輔助工人工作,提高準確度;監工容易檢查建造質素,整體有效管理建築物料、項目進度等。
  政府前年公布以MiC建成的樓面面積百分之六,可獲豁免計算,惟截至今年八月,屋宇署僅收到十四宗審批申請。問及本港反應是否不夠踴躍,主席陳家駒認為,地產商有很多考慮,市場需要習慣和適應;又透露政府正研究進一步放寬豁免百分比,有待消息公布,長遠能吸引他們應用有關技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