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皮審批增彈化 冀做到拆牆鬆綁

2021-12-02 04:30

黃光耀指,準備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再向政府提交土地共享申請。(圖為大埔林村項目一帶)
黃光耀指,準備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再向政府提交土地共享申請。(圖為大埔林村項目一帶)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房屋供應不足,會德豐黃光耀指,地皮由生地變熟地,有不少的程序,包括規劃申請,但過往卻花費不少時間,希望審批上更有彈性,亦做到拆牆鬆綁。他指出,集團於前年把大埔黃魚灘項目,申請作過渡性房屋,於同區亦打算再作第二期的項目,但必須要通過城規申請,但期間漁護署就指出,該處出現稀有的螢火蟲,必須要作顧問報告,有關報告完成後,署方再指出,該處出現稀有的青竹蛇品種,又要再作報告。

  他認為政府在處理上較為僵化,始終該項目並非作私人發展,而是作做過渡性房屋,希望供住在劏房,或正在輪候公屋的人士居住,但卻發現,「原來政府部門緊張螢火蟲、青竹蛇,多過緊張人」,政府應適當地調校程序,做到更有彈性,以及拆牆鬆綁,避免時間上的浪費。

  另一方面,政府於去年5月推出土地共享計畫,並根據公私營比例七比三的模式發展,黃光耀指出,不認為在該計畫下,項目本身的利潤會被政府分薄,假如一幅地皮,沒有水及電供應,亦沒有渠務設施,又如何興建樓宇。

  而且在新界區的農地,假如周遭沒有基建,沒有交通網絡,基本上難以獲城規會批出申請,可成功發展的機會是零,但隨著在共享計畫下,政府提供基建及配套,令土地發展的機會大增,故此在發展樓面上要做到七比三共享,也沒有問題。

  而該計畫推出後,已有3個項目作出申請,作為先導計畫,已屬不錯的起步點,始終在計畫推出的首半年,發展商也要花時間作研究,包括要知道申請的特定要求,而且項目亦要有一定規模,以及擁有足夠的業權才可作申請,以集團今年8月申請發展大埔林村項目為例,也要有半年時間去作準備,相信有發展商仍然觀望。

  至於該項目與恒基合作,屬三個已申請共享的項目中,發展規模最大,其建議的發展面積達700萬方呎,可提供1.2萬伙,其中3600伙屬私人單位,其餘七成的單位用作發展公營房屋。雖然集團持有的農地不算太多,只有數百萬呎,但仍有三數幅地皮正作檢視,準備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再向政府提交共享申請。

  此外,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亦提出,有意把標準金額補地價,擴展至新發展區的農地,黃氏認為,在現時的補價流程下,政府卻以同區最高成交價,作為補地價指標,並非使用市價的中位價錢,此舉往往令發展商難以接受,認為把標準補價擴展至農地,可令流程縮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