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荔枝窩復耕開拓農村經濟

2021-11-28 05:30

■港大於一三年起,先後在荔枝窩發起復耕計畫,設立社區農場。
■港大於一三年起,先後在荔枝窩發起復耕計畫,設立社區農場。

  (星島日報報道)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及保存得最完好的鄉村之一,其實六十年代大量村民移居英國後,九十年代中期幾乎成為「廢村」,近十年來吸引來自政府、學術和民間各界團體開展保育及活化項目,其中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在該處重建社區農場和農產品及工藝品品牌,包括以農林間作種植七百棵精品咖啡樹,發掘創新的農村經濟模式之餘,亦延續了客家文化遺產。港大和其他合作夥伴分別在去年底和本月中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分會兩個獎項。

  擁有四百年歷史的荔枝窩,位於沙頭角慶春約七村的中心點,共有二百一十一家村屋,由三條直巷及九條橫巷分隔,三面被山包圍,後有風水林,前有農田,因地形被名為「窩」。由於被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包圍,附近沒有大型發展,村落保存得較為完整。村長曾偉業表示,曾和黃兩姓家族於明朝末期從山上的梅子林遷入,從事農業為主,至六、七十年代村落人口膨脹,農作物有限的產量難以維持生活,村民紛紛移居到市區和海外。

  港大看準荔枝窩的可塑性,於自二○一三年起先後發起並落實「永續荔枝窩計畫」及「滙豐永續鄉郊計畫」,先邀請農夫和原居民加入復耕,又培育出三個社區農場,以及多個鄉村初創事業,發展本地農產品和商品。至今六公頃農田已重新啟用,種植的產品多樣化,大多是可加工的農作物,例如冬瓜、 木瓜、薑、薑黃和蘿蔔。他們亦與建築保育工作者和美工等復修村屋,其中四家更成為文化展覽館。透過建立可持續農業、可持續旅遊業以及藝術和文化活動策劃,現時荔枝窩由計畫開展時只有一戶人家增至十八戶,逾六十人活躍於社區工作和居住。

  為以社會科學角度研究農業,為農村社區帶來的經濟模式和兩者的關係,港大牽頭設立佔地三千平方米的社區農場,在二○一五年透過合作夥伴綠田園基金,從嘉道理農場引入首批阿拉比卡咖啡苗,在荔枝窩種植數十棵咖啡樹,至二○一七年接手擴大規模,連同原居民在旁邊創辦的「荔林咖啡」,種植共七百棵咖啡樹,當中有八至九個品種,包括波旁(Bourbon)、卡提蒙(Catimor)、鐵皮卡(Typica)等,最新則引入卡杜拉(Caturra)、藝伎(Geisha)。農場放棄了傳統露地耕作要砍伐樹木的方法,啟動本港首個以咖啡為主要作物的農林間作試驗,在原有沉香樹下的陰涼處種植咖啡矮樹,矮樹之間插有咖喱葉,既能建立健康的土壤,同時改善生物多樣性和固碳能力。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透露,去年收穫十公斤咖啡豆,今年則在八月開始收成,預計收成期會直至明年一月完結,產量將增加至少三倍。她指,雖然本港經常被指天氣太熱且地勢低,不宜種植咖啡,但事實上香港處於咖啡生產帶,而且咖啡品質亦取決於其他因素,例如種植、收成、處理、烘焙以至沖煮方法,「你問我們(香港)有甚麼優勢,倒過來說,我們沒有甚麼劣勢。」她續稱,荔枝窩水源穩定無污染,可直接使用山水,而且蟲害不算嚴重,種植過程相對容易。

  去年推出限量三百個掛耳包迴響熱烈,戚曉麗預告明年會計畫與本地咖啡單位合作舉辦pop-up活動。不過她笑言,荔枝窩位置偏遠,運輸成本高,生產效率與和種植過萬棵的咖啡園根本不能相比,更莫說要賺錢,惟期望可趁着咖啡熱潮舉辦體驗式活動,讓公眾了解上游生產過程,創造更多可持續發展的討論空間。

  香港大學團隊及荔枝窩村培成堂(業主),以及香港鄉郊基金、長春社、綠田園基金、滙豐、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鄉郊保育辦公室,本月初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分會授予「特別嘉許獎二○二一」,表揚致力復興荔枝窩村,促進鄉村社區的永續發展。而港大、荔枝窩村培成堂及滙豐,去年底亦憑荔枝窩鄉郊文化景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首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