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死因研訊|專家證人指死者病情嚴重 相信是長期冠心病引致死亡

2021-11-08 13:28

心臟科專科醫生周慕慈。
心臟科專科醫生周慕慈。

63歲男子今年2月尾接種首劑科興疫苗,兩天後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腫而亡,疑為本港首宗疫苗事故,死因庭研訊今續。專家證人、心臟科專科醫生周慕慈作供指,死者本身為長期冠心病患者,各項證據顯示他打針前兩至三周已發生突發性心肌梗塞,以及打針後並無急性過敏反應或不良副作用,因此可以排除接種疫苗與其死亡有直接關係。被問到打針會否令死者心肌梗塞情況惡化,周認為無法完全排除,惟相對地「不太可能(unlikely)。」

周供稱,死者早在2017年被診斷患上冠心病,身上3條血管嚴重閉塞,加上癡肥、糖尿病、高血壓、每天吸食三包煙等一系列冠心病誘因,醫生曾多次建議到心臟科求醫,惟死者沒有即時跟從。周指出,死者沒有控制上述誘因,且未曾施行手術打通閉塞的血管,導致冠狀動脈慢性粥樣硬化的情況惡化。另外,從過往幾年的心電圖可見,死者在2015至2021年期間曾試過心肌梗塞。

根據過往醫療紀錄,死者今年2月26日接種首劑科興疫苗前,已經持續多月出現心口翳悶,可以推斷其心絞痛和心臟衰竭打針前數月已經發生。而死者打針後兩日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時,其心電圖顯示並無突發性心肌梗塞,心肌酵素高,推斷他因突發性心臟衰竭入院。至於死者當日報稱氣促惡化而求醫,是因急性肺水腫。

周續引用兩份今年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的文獻指,研究發現接種科興疫苗者後,普遍會出現針口腫痛、發燒、肚痾、關節痛、發冷等非致命的不良反應,並無嚴重不良反應,即死亡。周續表示,其中一項研究的參與者中,包括血壓高、癌症、癡肥人士,不過她認為以上兩項研究只維持40日,跟進時間較短,加上參與者比較年輕,就算當中有長期病患者,病況也算穩定,故未必對老年接種者有參考價值。

針對是次情況,周認為死者本身已患有冠心病,誘因多,過身前幾個月已經有心口翳悶及氣促,加上沒有證據顯示他打針後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及即時不良副作用。再者,解剖報告確認死者患嚴重冠心病,離世前兩至三周發生突發性心肌梗塞,因此可以排除打針與其心臟病發有因果關係,相信乃長期冠心病引致死亡,跟科興疫苗沒有直接關聯。

裁判官周慧珠關注接種疫苗會否導致心肌梗塞惡化?周就指,死者病情嚴重性已經足以引致症狀,雖然無法完全排除打針的確會惡化心肌梗塞,不過若以相對可能性而言,則「不太可能(unlikely)。」此外,周官表示死者雖為長期病患,但又有定期服藥,會否因此誤以為病情受控?周稱上述假設難而判斷,惟強調「應該好多人話畀佢知有心臟病。」

死者李宇根今年2月26日在官涌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惟同月28日凌晨時分離世,終年63歲。解剖報告披露,死者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腫而亡。

法庭記者:凌子淇

建立時間12:01
更新時間13:28

死者李宇根胞兄李昌根(圖)亦到場聽取聆訊。 資料圖片
死者李宇根胞兄李昌根(圖)亦到場聽取聆訊。 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