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國增長重質非量 經濟減速改革不停

2021-10-16 04:30

  全球正面對通脹升、經濟降的滯脹壓力,中國亦如是。內地剛公布的九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上升百分之十點七,令未來通脹壓力大增,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率(GDP)則因電荒、內房危機和監管風暴等因素,可能大幅放緩。外界關注中國會否採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或減息等貨幣寬鬆手段支持經濟,又或暫緩監管風暴,但值得留意的是,中央今年制訂GDP目標時,預留了改革空間,GDP重質而非重量,因此毋須一刀切大鬆貨幣,更講求解決房地產和能源供應等改革深層次難題。

  由於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內地多省又實施限電,令工業生產價格持續上升,最新公布的九月PPI按年上升百分之十點七,創十五年新高。雖然上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因豬肉價格大幅回落,按年只升百分之零點七,但PPI大升、煤炭和天然氣價格高漲將推高電費及暖氣價格下,內地通脹上升壓力大增。

  第三季料現回落 早設低目標

  在通脹上升之時,內地經濟卻在減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四透露,下周一公布的第三季經濟增長將出現回落。中國今年首季經濟按年增長百分之十八點三,主因是去年首季內地因疫情封城,重創經濟,去年第二季經濟已逐步回升,故今年次季增長率降為七點九,預期下半年進一步下降至百分之六或以下。

  此外,第三季恒大爆發賴債危機,拖累房企借貸和建樓速度,近二十個省的限電措施亦打擊工業生產,故外界不斷調低第三季經濟增長期望,現只估計在百分之五至五點五之間。

  無論如何,中央要達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卻不難,因年初時外界雖估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會有百分之八至九,但中央的目標只設定為百分之六以上。這不是中央一早已看淡經濟增長,而是預留空間推動重大改革,中央要的不是GDP的數量增長,而是高質增長。

  內地眼前遇到的經濟障礙,不少因中央深化改革措施而來,此包括今年掀起的監管風暴,針對科網行業的壟斷,打擊物管、醫藥行業剝削消費者行為,並制裁資本集團操控教培和娛樂行業等。至於恒大的賴債危機,亦因中央去年主動拆彈,要解決房企高槓桿借貸所致;內地多省限電,除了煤價急升外,還有一個重要導火線,就是中央嚴格監督各省市落實減排節能。

  中央加快改革,惹來一些市場人士批評,本周二「科技女股神」Cathie Wood便指中國政策制定者「玩火」,對遊戲、教育、金融等行業打壓,是失誤政策,將導致中國經濟急劇放緩。

  國際炒家看的只是股價或GDP增長,而忽視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中國改革開放頭三十多年只重GDP高增長,令眾多急需改革的環節出現延誤,如房企高負債和高樓價問題,一旦泡沫爆破就可能摧毁幾十年經濟改革成績;又如電荒,除了中央厲行節能減排,並牽涉內地能源供應和電力體制等改革難題。

  不會一刀切量寬 監管將繼續

  此外,中央還急需提高居民收入,解決民眾住房難、醫病難和上學難,並推行國企改革和行業開放等,若還只顧追求GDP高增長,忽視改革深層次難題,這些問題的累積將會成為未來經濟突然停頓、社會動盪的根源。

  若明白中央早已調低GDP增長目標,預留空間推動改革,就知道中央現時不會停下改革步伐,市場監管將繼續推行,另亦不會依重一刀切的貨幣寬鬆政策去催谷GDP,就算推出小步降準,亦只是為改革創造有利環境而已。

  要衡量中國經濟成果,關鍵不再是GDP增長率,而是中央能否推出精準而有效的改革措施,如盤活恒大手上資產、協助經營良好的房企取得借貸和繼續建樓等,讓房企高槓桿和高樓價問題軟着陸;又如在電荒問題上,如何推行電價改革、讓地方政府不折騰地實施節能減排。

  中國要解決積存多年的改革難題,難度絕不下於四十年多前啟動改革開放之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