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電競業界視內地「禁玩令」為新機遇 憧憬吸納投資者及國產新秀
2021-10-06 03:21
內地近日推行「禁玩令」,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內地電競賽事隨即要求參賽者須年滿十八歲,有選手因此即時失業。縱然本港有要求仿效內地做法的聲音,惟遊戲業界指出,要實行禁玩令,先要執行遊戲實名制,惟本港遊戲伺服器大多位處台灣及新加坡等地,港府難以要求遊戲商合作。本港電競業界亦視「禁玩令」為契機,憧憬投資者的目光轉向包括台港澳區在內的東南亞市場,甚至可向內地戰隊招手,到港設立訓練中心,吸納有潛質的電競新秀,為受疫情打擊的本地業界帶來機遇。
上月底,內地政府宣布,為打擊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絡遊戲的問題,規定網絡遊戲企業只可在周五六及假日,晚上8時至9時,向未成年人士提供網絡遊戲服務。多家遊戲商隨即宣布遵循禁令。然而,禁玩令的影響,並非只是令未成年人少了一種娛樂,多個遊戲的電競聯賽賽會事後已要求參賽選手必須年滿18歲。Nexten Esports行政總裁伍家輝表示,禁令導致30多名選手即時失業,其中有兩三位受影響的選手月薪折合逾6萬港元,屬頂級選手。
吸內地戰隊來港設訓練中心
過去,內地的《王者榮耀》職業聯賽要求選手須年滿16歲,《英雄聯盟》則為17歲。伍家輝表示,電競選手的當打年齡介乎15至25歲,過去戰隊一般會吸納15至16歲、具潛質的年輕人,進行有系統訓練,待符合年齡要求後,即登上職業舞台。然而,在「禁玩令」生效後,18歲以下人士,每星期只有3小時的練習時間,並不可能達致職業選手的水準,變相令內地培訓選手的工作延後3年,「近年內地選手的實力,已超過韓國及美國,未來相信會被反超前。」
縱然內地電競選手水平在「禁玩令」後將會下跌,但有業界相信,措施將為本港電競行業帶來機遇。伍家輝指出,香港與台灣及澳門屬於同一賽區,而中國則為另一獨立賽區,因此本港選手將不受年齡限制影響,更有條件吸納受影響的內地選手來港。此外,在「禁玩令」下,內地戰隊難以為未成年選手提供恒常訓練,伍家輝認為,本港可考慮容許內地戰隊來港開設訓練中心,提高香港電競選手的水平,並增加本港賽事的吸引力。
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創辦人鍾培生指出,近年全球觀賞電競賽事的人數穩定上升,其消費能力亦有增加,他估計「禁玩令」將影響內地市場的發展,投資者及贊助商會將原本投放在內地的資源,轉向東南亞地區,本港的電競市場有機會受惠。
難要求境外公司執行「禁玩令」
在內地推出「禁玩令」後,本港亦有政黨要求港府效法內地,研究防止沉迷網絡遊戲的法規。伍家輝指出,如要實行「禁玩令」,首先要推行遊戲實名制,惟目前本港並無相關規定,即使不少遊戲公司要求玩家以電郵等方式綁定帳戶,惟相關的電郵也不是以實名登記。此外,本港絕大部分的網絡及手機遊戲,其伺服器均不是設於香港,而是位處台灣或新加坡等地區,港府難以要求境外的遊戲公司對本港玩家執行限制規定。
香港電競總會創會會長楊全盛亦對香港限制未成年人士打機的做法有保留。他指出,2018年代表香港參與亞運電競項目的代表中,亦有18歲以下的選手,證明電競的性質跟體操運動一樣,愈年輕的選手愈有優勢,加上電競將於明年的杭州亞運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因此有必要將電競與沉迷打機區別出來,「有8個遊戲已列為亞運項目,不應該一刀切禁止這些遊戲。」他認為,內地「禁玩令」未來在年齡及遊戲限制上或有改變空間,本港現階段無必要跟隨內地規管的做法。
電競列亞運賽項 不應一刀切
過去業界一直形容,電競選手的黃金年齡為15至25歲,實施「禁玩令」恐將電競選手的活躍期縮短,令新一代不願成為電競選手。不過,鍾培生留意到,外國電競選手的平均年齡一直上升,有選手即使年過30歲,仍能維持世界級水平,「以前大家認為電競比賽對選手反應要求高,但《英雄聯盟》等的遊戲不止需要反應快,還有經驗及頭腦。過去很多選手在年輕時退役,與其說是反應慢了,不如說是對遊戲的熱情沒有以前那麼高,或者是選手薪酬比起2016年至2017年的高峰期下跌了不少,於是另謀出路。」
鍾培生認為,電競比賽每隔幾年就有新遊戲湧現,相比起自小鍛煉遊戲技巧,天份對電競選手的影響或許更加重要。香港電競總會創會主席周啟康則以足球為例,其他地區球員年紀輕輕已投入訓練,如本港或內地選手「18歲才開始學踢波」,根本難以進入職業選手的舞台。此外,年輕人在家庭及事業的顧慮較少,容易投入大量時間在遊戲上,一旦規限電競選手年齡,參與者將會大減,競賽水平將難以維持。
記者 郭增龍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