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帆:多式聯運鞏固港航運優勢

2021-09-16 04:30

陳帆指出,本港的貨櫃碼頭能發揮中轉港的角色,鞏固航運中心的功能。
陳帆指出,本港的貨櫃碼頭能發揮中轉港的角色,鞏固航運中心的功能。

  (星島日報報道)十四五規劃之下,中央期望本港未來進一步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運房局局長陳帆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雖然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下降,排名一度跌至全球第九,但本港優勢勝在可以付運的網絡「夠多夠闊」,而在多式聯運之下,可借助機場網絡的優勢,付運至世界不同各地。他稱,機場內的客運中轉中心,內地讓客人在當地辦理登機手續,坐船或穿梭巴來港,再前往其他區份,現時有十九個點,未來將有三十個點,覆蓋整個大灣區七千萬人口,「香港變成一個集水區,集合不同人士來港」。他又表示,本港具備發展航運中心的另一條件,是健全的金融制度,近年就開始有不少船隻或飛機租賃服務的生意。

  《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運房局局長陳帆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本港位處中國的南方位置,陸路運輸僅連接中國內地,「但海同空天大地大」,當中本港每年有九成貨物均由水路來港,故可見水路運輸在本港發揮的作用相當大。

  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曾多年位居全球榜首,但近年逐步下降至第九位,令業界關注本港的貨運量是否可以重返昔日高位,以及扮演國際航運中心的角色。不過,陳帆直言:「全球第九都好叻!」他引述數據指,近年在本港各個貨櫃碼頭,每年累計的吞吐量約一千八百萬個標準貨櫃,雖然排名一度跌至全球第九,但比較十年前的二千四百萬個標準貨櫃,兩組數字同樣處於高水平。

  他亦強調,與十年前比較,鄰近本港的鹽田港及廣州港,貨物吞吐量亦持續上升,可見整體來說,區內的貨運需求正持續上升,而香港的貨櫃碼頭亦扮演重要角色「全球第九,你說沒有用?還有,全球十大港口,有七個是在國家內。因為你站在巨人旁邊,你覺得你矮小。」

  陳帆認為,香港本身沒有生產基地,因應與中國內地的合作,兩者優勢隨即相配合。他舉例指,本港擁有科研技術的優勢,而內地則提供生產的地方,及後進一步進行銷售,故整條生產鏈隨即成型;同時本港的貨櫃碼頭亦能發揮中轉港的角色,在貨物運來香港後,進行相關整理工作,然後再轉口外地,發揮航運中心的功能。

  他表示,本港貨櫃碼頭的優勢在於付運的網絡「夠多夠闊」,而在多式聯運之下,更可借助機場網絡的優勢,付運至世界不同各地。他解釋:「貨物可以好單純透過飛機來港,香港再轉海外,或者貨船來香港,然後再飛往海外。」

  陳帆稱,透過多式聯運,可將香港與澳門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結合,區內基建服務的人口,隨即由七百萬人增加至七千多萬人。他以機場內的客運中轉中心為例,內地讓客人在當地辦理登機手續,隨即可坐船或穿梭巴來港,再前往其他區份,現時有十九個點,未來將有三十個點,覆蓋整個大灣區七千萬人口,「香港隨即變成如同一個集水區,集合不同人士來港。」

  本港具備發展航運中心的另一條件,是健全的金融制度,近年開始就有不少船隻或飛機租賃服務的生意。他解釋,傳統的做法是,航運公司需要自行買船藉此賺取利潤,惟成本往往數以億計,涉及投資風險相當高;惟現時有部分財務機構會為相關船公司購入貨船,然後再由船公司租入相關貨船,簽約時說明清楚租金及租用年期等。他稱,有關方法將可減低船公司或航空公司的前期成本;而財務機構需要購入船隻或飛機,然後每月收租,概念相當於把金錢借出,然後每月收取還款。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