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建校納「十四五」規劃

2021-09-09 04:30

港大日前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選址南山區石壁龍片區設校。
港大日前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選址南山區石壁龍片區設校。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鼓勵本港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辦學,日前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於南山區石壁龍片區開辦新校園的香港大學,具體細節亦曝光,新校將設本科和研究生課程,初期開辦醫學、法學、智慧城市和生命科學等專業或研究機構。深圳市政府已申請將建校計畫,納入廣東省高校設置「十四五」規劃。除了嶺大建校仍在探討階段外,連同港大,本港已有七所大學涉足大灣區辦學。

  深圳市政府二月發布《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提到今年內加快港大在深圳辦學的落地進程。時隔半年雙方周一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深圳設立港大校園,並選址南山區石壁龍片區。校園將分階段建設,港大與深圳市政府將成立「籌建領導小組」與「籌建工作小組」,進一步商討詳情。

  港大(深圳)目標是建設面向世界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據了解,將會開辦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在理學、醫學、法學、工程、建築、智慧城市、生命科學、數據與智能、先進材料、金融科技等領域,設立學科專業或研究機構,促進深圳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深度融合。深圳市政府已向廣東省教育廳申請,將這項計畫納入廣東省高校設置「十四五」規劃。

  港大探討設立深圳分校逾十年,更一度擬於一三年開校,惟計畫被擱置,隨着近年各校在大灣區辦學蔚然成風,始再提上議程。有份監督建校計畫的港大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早前接受校內刊物訪問指,港大作為國際排名領先學府,校園發展卻缺乏擴建空間,認為深圳校區可提供發展空間,港大與大灣區合作爭取資源興建實驗室等,有助吸納更多研究生及教授人才,形容可產生「雪球效應」。

  早於〇五年,浸會大學便與北京師範大學於珠海開辦聯合國際學院,是首所與內地合辦高等院校的本港大學。其後,中文大學於一四年在深圳設立校區,近日更正式成立中大(深圳)醫學院,培育首批臨牀醫學專業本科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前年出爐後,本港大學進駐大灣區更為積極,進展最快的科技大學(廣州)一九年獲批建校,校園主要教學樓的工程,今年六月已平頂,校方亦循先導計畫,前年起至今取錄三屆研究生,預計明年九月正式開校。

  城市大學經過多次選址後,去年落實與東莞市合作辦學,今年初校園工程開始動工。據東莞市政府指,城大(東莞)將先取錄研究生,預計二三年正式開辦課程。理工大學、都會大學(前稱公開大學)分別於前年和去年,簽訂備忘錄或合作協議,籌備開設理大(佛山)和公大(肇慶),其中理大校長滕錦光曾表示,疫情下與內地商討建校受阻,冀可於九月向國家教育部提交辦學計畫書。

  另外,嶺南大學亦於五月和深圳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合辦本科至研究生課程,探討建立聯合校區的可能性,未來或有機會成為第八所到大灣區辦學的本港大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