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港人怨「上車」難過香港:兒子結婚後可在港申請公屋

2021-08-26 21:40

有加拿大港人怨當地買樓難過香港。unsplash圖片
有加拿大港人怨當地買樓難過香港。unsplash圖片

加拿大聯邦大選活動中,房屋政策成為選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自由黨承諾將推出多項「辣招」,限制外國人買屋,遏止投機炒賣,該辣招將禁止外國人購買樓房兩年,與保守黨上周公布的政策看齊,以降低加國樓價,助更多年輕人上車置業。但有資深地產代理認為,政黨在競選中承諾的辣招措施僅是甜言物語,樓價高企的本質問題並非出自外國賣家,而是政府忽視土地供應問題,限制外國買家入市無助樓市降溫,更有加籍港媽抨擊政府在房屋政策工作上不作為,年輕子女若無父蔭,難以成家立室,直言政府對基層在住房問題上,不如香港的公屋或居屋制度。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大溫港人楊太抨擊自由黨政府在房屋政策上不作為,執政五六年並無遏制樓價飆升,樓價高企令兩個兒子無法置業上車,兒子難以成家立室,感到非常內疚。楊太兩名兒子大學畢業數年,仍為置業首期感到擔憂,甚至因為無法置業而避談婚事,楊太說:「我大兒子畢業六年,小兒子畢業三年多,他們現在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他們連一居室的多層大廈單位首期都負擔不起,試問如何結婚生小朋友,現在大溫城郊的二手多層大廈單位都要50多萬加元(折合約308萬港元),他們兩個每月薪酬才3000多加元(折合約18500港元),身為基層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湊得35%的首期。」

楊太認為現時政府的房屋政策,以及貸款機制不如香港,政府忽視基層住房問題,僅關注外國買家和豪宅銷售。楊太更直言,兒子在香港可與未婚妻在婚後申請公屋,儘管輪候數年,但終有一日可告別捱貴租的生活,若條件允許亦可申請居屋,貸款額度高達80%。兒子婚後在溫哥華僅能選擇買房、長年租屋或與父母同住,她兩個兒子因為無父蔭幫助,上車夢變得遙遙無期,加國政府沒有任何房屋政策幫助年輕家庭置業,讓不少年輕一代逃避結婚問題。

有加拿大港人更直言,兒子在香港可與未婚妻在婚後申請公屋,儘管輪候數年,但終有一日可告別捱貴租的生活。資料圖片
有加拿大港人更直言,兒子在香港可與未婚妻在婚後申請公屋,儘管輪候數年,但終有一日可告別捱貴租的生活。資料圖片

加拿大各競選黨派近日公布一系列樓房政策,包括限制外國買家買房,增加建屋量及首置資助,協助年輕人「上車」等措施,但有房地產專家質疑各政黨政策十分片面,對於樓市降溫可謂毫無幫助。大溫資深地產代理麥文華,周二接受加拿大《星島日報》訪問時表示,限制外國買家此舉無法為樓市降溫,黨派純粹為了得民心贏選票。麥文華指出,以溫哥華或多倫多兩大樓市熱點為例,外國買家所佔的比例非常少,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外國買家接近零,樓市火熱並非外國買家所致。

另外,外國買家偏向購買渡假村或靠海岸的物業,城市市區的外國買家市場非常小。她說:「政黨將樓價飆升歸咎於外國買家,試問僅1%的外國買家市場如何影響整個樓市,側重點應該關注99%本地買家的市場需求,單純限制外國人在加置業,這個做法非常片面,實質問題根本沒有解決。自由黨提出兩年的外國買家禁購令無實際幫助,兩年時間眨下眼就過去。」

加國樓價在近年不斷飆升,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熱,儘管新冠大流行肆虐,亦無阻樓市升溫,麥文華解釋該現象是由於本地買家需求增加、房屋土地不足,以及新移民數量增加等因素造成,各黨派並未關注這些本地民生問題。麥文華坦言,本地很多買家對於房源需求增加,但政府在大城市審批可興建住房的土地少之又少,審批時長更多達7至8年。麥文華說:「市政府在批准開發住宅用地上耗時長,可用於開發住宅的用地非常少,導致房源供不應求,樓價瘋狂飆升,實際上與外國買家無關。另外新冠疫情期間,本地居民可支配資金變多,減少日常社交或旅遊支出,他們便將資金用來置業投資,也是樓價上漲的原因。」

加國移民政策逐年寬鬆,每年接納數以十萬的新移民抵加,在促進經濟和勞動力發展的同時,本地房屋無法滿足數以十萬新移民的住房需求,麥文華指,以溫哥華和多倫多為例,政府批出住宅地皮須7至8年,以每年40萬移民配額來說,大溫每年接納約6.5萬新移民,7年內累計接納約45萬名新移民,若一個多層大廈可建400個單位,那大溫在七年內就必須建超過1,125棟多層廈。麥文華最後補充表示,目前市政府的土地開發和審批速度導致房屋供不應求,各黨派歸咎於外國買家,實際上是國家政策跟不上人口和移民數量的發展,樓市在短期內不會降溫和跌價。

有加拿大港人怨當地買樓難過香港。unsplash圖片
有加拿大港人怨當地買樓難過香港。unsplash圖片

有加拿大港人怨當地買樓難過香港。unsplash圖片
有加拿大港人怨當地買樓難過香港。unsplash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