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團隊:靜脈注射mRNA新冠疫苗 或致心肌炎及心包炎
2021-08-22 21:57
不少人都關注接種疫苗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當中加包括接種復必泰疫苗後或出現心肌炎及心包炎等。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團隊,利用小鼠作研究,發現靜脈注射一劑復必泰疫苗較肌肉注射,兩日後產生的心酵素多近四點五倍,故心臟細胞更易受損。袁國勇建議,醫護將針劑插入市民肌肉位置後,將針筒拉後察看,一旦有血液流出就要抽出針筒,避免誤打疫苗入血管。
袁國勇領導的團隊以小鼠作研究,將小鼠分為三組注射疫苗,分別為靜脈注射及肌肉注射,另設注射生理鹽水作對照。團隊在注射第一劑疫苗後的第1、2、7及14日為小鼠作解剖,發現小鼠靜脈注射疫苗的心酵素多達1328.2皮克/毫升,較肌肉注射及對照組分別只是237.5及215皮克/毫升高至少4.5倍。靜脈注射的小鼠亦出現明顯的心肌炎和心包炎,包括炎症細胞浸潤、細胞死亡,甚至心包鈣化。另外,如注射兩劑疫苗,心臟損傷亦更為嚴重。
團隊成員之一、港大微生物學系科學主任張錦霞表示,暫未知疫苗如何導致心肌炎,但估計或與靜脈注射較肌肉注射可激活更多免疫分子有關,故靜脈注射會強烈刺激心肌細胞,從而損害細胞釋放心酵素,因此心酵素指數亦會較高。團隊亦發現接種疫苗,靜脈注射也可造肝臟受損並引發自體免疫性肝炎,但張錦霞認為,此情況只維持很短暫,很快可以康復。
團隊相信,意外靜脈注射COVID-19 mRNA 疫苗可能會導致心肌炎和心包炎,故建議,注射前需要先短暫抽吸注射器, 以排除有血液吸入,以確保在註射前針頭不會意外地位於靜脈中,希望這種注射方法的改變可以減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機會。他亦建議,另一種降低風險的方法是將注射部位從肩部肌肉改為大腿肌肉的外側,但認同此方法很不方便,因為接種者必須穿短褲、裙或寬長褲。
衞生署回覆表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和藥廠的接種指引,接種新冠疫苗應以肌肉注射方式進行。因應專家最新的意見,衞生署和醫管局早前已提醒相關前線醫護,採用傳統方法,即在注射前先行反抽確認無回血再行注射,為市民接種新冠疫苗,以減低在進行肌肉注射時意外進行靜脈注射。
更新時間: 21:57
建立時間: 16:34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