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會對反修例暴力沉默 蔡維邦不認同

2021-08-17 04:30

蔡維邦早前撰文表明「無論示威者的目的多高尚,他們對於財產和他人實施的極端暴力都不能再被原諒。」
  
蔡維邦早前撰文表明「無論示威者的目的多高尚,他們對於財產和他人實施的極端暴力都不能再被原諒。」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大律師公會近年多次被指立場偏頗,早於前年十月資深大律師蔡維邦已於報章撰文透露,不能認同公會對反修例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保持沉默,因此去信時任主席戴啟思,辭去公會副主席等所有職務。蔡維邦撰文表明「無論示威者的目的多高尚,他們對於財產和他人實施的極端暴力都不能再被原諒。然而,權威人士,更重要的是香港大律師公會會員們,持續為他們找藉口。」

  「我發現我不得不承認,過去的幾個月裏,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對我們社會犯下的嚴重罪行:燒毀銀行分行,破壞商店和食肆,踐踏港鐵樞紐,殘忍地襲擊其他市民、顯然只因他們有不同政治觀點。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的人都會明白,無差別的暴力只會適得其反。這也許解釋了為甚麼幾乎所有文明地區的刑法都禁止暴力,我們的刑法為限制個體的行為劃定了界限。沒有界限就無法禁止社會各成員之間的肢體衝突。」

  蔡維邦在文中強調,當許多人拒絕尊重法律時,公共秩序將迅速瓦解,犯罪過程沒甚麼值得浪漫化。法庭審查這些暴動案件時,將集中於受害者所承受的傷害的恐怖性和被告人所犯下的破壞行為。最終,那些被裁斷罪名成立的人將面臨長期監禁,這意味着他們的人生將被擱置很久。

  蔡維邦有感自己和大律師公會的立場存在分歧,尤其在過去幾個月感到不安,故此致函公會主席及其他執委、即時解除在公會副主席、紀律委員會主席、及刑事法委員會主席等職務。有成員認為公會應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場,更重要是維護rule of law 的法律原則,不應只是針對警方、而漠視示威者的暴力行為。

  曾在一五至一七年度擔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資深大律師譚允芝,於本月一日在一個法律界論壇提到,大律師公會過去曾和內地關係不錯,但自從一八年一場「政治化選舉」之後,同內地已沒有聯繫。佢形容十分可惜,令大律師要「單打獨鬥」。

  一八年年底的大律師公會選舉,由人權大狀、資深大律師戴啟思競選大律師公會主席,擊敗原來的主席林定國,戴啟思不滿意原來的大律師公會未就一些「重要議題」發聲,他指的其實是政治議題。戴啟思上任之後,公會與內地法律團體關係急劇惡化,過去三年大律師公會未曾訪京,與北京大學合辦的課程亦停辦。現在兩地交流只剩下私人邀請,完全與大律師公會無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