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擊|憧憬通關 上水鋪市疫境重生

2021-08-12 06:36

上水旺街雖然不見內地客,惟主要街道人流不絕,區內民生消費力強勁。
上水旺街雖然不見內地客,惟主要街道人流不絕,區內民生消費力強勁。

疫市持續多時,與羅湖一站之距的上水,過往是內地客必到的朝聖地,近年在「零」遊客下打擊至深,這個位置特殊的小鎮,曾經淪為「死城」一般;不過,近期卻出現「疫市」重生的迹象,吉鋪逐漸減少,在憧憬開關情況下,有實力投資客搶購鋪位,大小商戶更紛紛出動,趁鋪租暴跌達七成,承租平鋪做生意,既有扎根區內數十年的生意人,亦有來自港島區的年輕商家,眾人勇者無畏,深信明天會更好。地產組記者:吳琳璇

上水新發街現時吉鋪處處,空置率高企,樓上燕窩莊老闆侯君剛,卻將「億元銀彈」投入這條街道,以一億二千萬購入一個單邊吉鋪,侯君剛回應本報指,鋪位將作為出租,希望找到民生租客,若果是好品牌,租金相宜沒所謂,他並強調:「目前不敢強求太高回報,惟個人長遠比較睇好!」

內地客必到朝聖地

地產界人士透露,侯氏將鋪位以每月二十八萬放租,利嘉閣(工商舖)商舖、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表示,新發街藥房美妝店最集中,向來專做內地客生意,現時鋪位不容易租出,惟只要內地客重臨,預期該鋪位月租可高達三十萬,回報不錯,侯氏進可攻退可守,旗下樓上燕窩莊產品多元化,日後適合自用,大做內地客生意。

鄭氏續說,上水區內村民、各祖堂收入豐厚,他們亦熱衷於買鋪,每儲足一筆款項即出手,區內鋪位供不應求,若不是市道差,外區客根本買不到。

樓上燕窩侯君剛:長遠睇好

近期另一宗買賣,區內新豐路一個巨鋪,由嘉林物流創辦人陳善飛承接,作價九千九百萬,現址銀行,回報三厘三。鄭得明又說,新豐路是區內數一數二的龍頭街道,相信買家是趁疫市出擊,待開關後有一番作為。

近期上水鋪位連錄買賣,租賃亦逐漸起動,上水舊區石湖墟屬區內繁盛的商業區,共有十五條街道,當中大約十條在封關之前,充滿「內地客」足迹,記者連日來在區內行走,發現內地客「全面撤退」後的街道,仍然不乏人流,商戶變得民生化,包括有開業數個月的小食店,短租的花店、單車出租店、二十四小時健身店。新豐路四十五號,更有一家電視機專賣店,老闆李小姐表示,把握近日消費券應市良機,她近期向長輩朋友,以「友情價」租鋪做生意。

有「上水女人街」之稱的新康街,「九十後」羅先生由港島區遠道而來,在新康街六號開店,專賣港產食品,他說,去年十月中疫情仍肆虐時,他到這街道睇鋪,見幾乎八成店鋪關門大吉(包括拉閘不做生意,及交吉招租的店鋪),現時顯著改善,街道人流增加,假日更見外區市民到此遊玩。身為區內地膽的小食店老闆陳先生說,區內不乏「內需」,一些更偏遠,包括沙頭角居民,定期到此購買餸菜及日用品。

整體鋪位空置率跌逾10%

根據《星島日報》統計,過往藥房美妝店林立的區內十條街道,包括新康街、新發街、巷仔街、新功街、新豐路、龍琛路、符興街、新樂街、新祥街及巡撫街,現時共有約四百四十四家商戶,鋪面張貼招租廣告的吉鋪,共有六十八個,有區內代理表示,由於區內民生行業有需求,加上疫情放緩,在憧憬通關效應下,令商戶租鋪做生意興趣增加,近月吉鋪情況已大為改善。

龍豐地產高級營業副董事鄭燕萍表示,年前封關後,內地客「一夜消失」,店鋪生意停頓,吉鋪隨之湧現,並以去年中情況最差,惟隨着鋪租暴跌五至七成,生力軍出現,大部分生意人目標是銀碼較細、月租六萬或以下鋪位,鋪租廉宜,造就民生行業興起。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