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怡醫院引入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技術 提升手術精確度並加快病人康復

2021-05-20 06:00

港怡醫院引入嶄新機械臂置換技術,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中)、關節置換中心總監忻振凱醫生(右)及病人方先生(左)進行分享。
港怡醫院引入嶄新機械臂置換技術,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中)、關節置換中心總監忻振凱醫生(右)及病人方先生(左)進行分享。

港怡醫院關節置換中心最近成功引入嶄新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技術,提高手術精確度及安全性,進一步加快病人康復速度,人工關節亦會更為耐用。

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表示,中心至今已進行了超過730宗關節置換手術,一直以來不斷為病人改善治療方案,而引入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可進一步提升手術精準度、縮短住院時間、減輕術後疼痛及翻修率,早前在港怡醫院進行的機械臂手術相當成功,病人對於治療成效的滿意度亦很高。他希望透過團隊的豐富經驗、卓越臨床成效及高透明度收費,能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長遠有助減輕公立醫院骨科手術的負擔。

至於醫院的整體發展方面,曾醫生提到,港怡醫院除了會著力引入最新技術及治療方案之外,亦會繼續研究在各方面服務中引入不同的創新科技應用,逐步建立更多數碼平台以增加與病人的互動和改善病人體驗的各個流程,以及進一步推動遠程醫療服務等。

受關節炎困擾的病人會出現疼痛、腫脹、僵硬、外觀畸形、降低靈活度等病徵,其中最常見膝關節發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有機會永久影響活動功能。膝關節置換手術是治療方法之一,惟傳統手術依賴骨科專科醫生的經驗,難以完全準確控制截骨過程,存在誤差風險。港怡醫院關節置換中心總監忻振凱醫生則表示,醫院引進嶄新的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技術,能大大提升截骨的準確度。

以往進行關節置換手術,需由人手利用傳統工具進行截骨並入假體,當中有機會導致誤差。使用機械臂技術有效加強了醫生的術前計畫,醫生首先會利用立體三維電腦掃描影像,根據病人實際情況,更具體及準確地計畫假體的尺寸和位置。手術期間,醫生會在相關骨頭上放置一個追蹤器,並使用儀器記錄病人骨頭的形態,以便與術前的電腦掃描影像進行配對。機械臂會在預先設定手術安全範圍內進行截骨,確保截骨過程的精確度。若截骨超出邊界,機械臂會停止操作,能減少周邊軟組織創傷。

機械臂技術另一個優點是可顯示軟組織的平衡。由於膝蓋附近有很多韌帶,使用機械臂有助醫生維持韌帶的平衡,加快病人的康復。忻醫生續說,傳統的關節置換手術採用骨水泥假體,手術時亦需應用止血帶以減低手術中的出血,但同時有機會增加患者術後疼痛感。機械臂所採用的是生物型假體(亦稱非骨水泥假體),假體上的孔洞有助骨頭逐漸生長,使關節變得更堅固,相對傳統的人工關節較為耐用。然而,使用生物型假體需要配合非常精確的截骨技術,機械臂便可令手術成效彰顯。而且手術時無需應用止血帶,可減少病人的術後疼痛。」

港怡醫院亦分享其中一個關節置換技術成功病例,在紀律部隊工作,現年51歲的方先生,本身體重約200磅,他2018年感覺膝蓋無力及酸痛,右膝情況尤其嚴重,步行、上落樓梯均感到辛苦,連最愛的足球亦被迫放棄。其膝蓋痛至上班亦要戴護膝或服食止痛藥,膝蓋更變形,家庭生活亦受影響,到外地旅遊時也受到膝蓋的煎熬,無法享受旅遊樂趣。痛楚亦令心情變差,容易發脾氣。

方先生曾以注射透明質酸、服用葡萄糖胺、針炙等方式紓緩疼痛,但病情反覆。到2019年底,他的病情急速轉差,他開始考慮接受膝關節手術,但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長,2021年初到他轉到港怡醫院求診,確定適合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他了解到膝關節置換手術相當普及成熟,手術精準度更高。經醫生解釋,他亦明白配合機械臂的新假體物料更耐用,遂在2021年3月30日接受手術。

在手術當天,方先生接受半身麻醉手術,過程順利。同日下午,在醫生及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已可下床,利用輔助器步行,以往膝蓋承受的痛楚不再,翌日已可用枴杖步行。留醫五天後,出院時也無需使用柺杖。他目前仍在康復階段,但以往步行、上落樓梯的痛楚一掃而空,心情亦好轉,更期望盡快可以重拾踢足球的樂趣。

港怡醫院表示,該院所採用的機械臂系統適用於用於全膝關節置換術、單髁膝關節置換術及全髖關節置換術。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關節病人都適合做機械臂手術。忻醫生提醒,每名病人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有需要的病人應與醫生商討,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