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助農作物生長技術 小學生日內瓦首摘金
2021-04-27 06:41
一年一度的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今屆本港首次有小學生「摘金」,由兩所小學夥拍中學生組成團隊,研發有利農作物生長的技術,學生從小學常識科課堂得到啟發,了解全球不少地區正受饑荒之苦,發明有納米塗層的光管,插入泥土增加農作物光合作用,生長速度加快兩成。團隊指裝置合乎「可持續農業」原則,有望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記者 鄧佾文
這支金獎團隊由九位「小發明家」組成,分別來自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和聖士提反書院。不少成員都深受常識課啟發,在明道小學就讀小六的區智謙稱,在課堂了解到全球不少地區面對糧食問題,「因為土地貧瘠,收成不足,出現糧食短缺,人民每天三餐溫飽成問題」,他們確立研究方向,希望幫助農夫更易耕作。
團隊亦獲「林氏基金」提供約十二萬元資助,購置不同儀器和設備,更協助租用廣東省惠州市農場進行實驗。當地農夫獲安排將兩種顏色的光管,設置在種植白菜仔和木瓜的農田,收集更多數據,結果發現裝置可將光綫折射到植物根部,有助生長速度加快兩成。
倡配合AI 獲評判青睞
由小六開始參與計畫,現時就讀聖士提反書院中一的林璟和肩負「小領袖」角色,「有時會稍改大家拋出來的意念,才請示指導教師」,他強調團隊常常一起腦震盪,不止是一人付出,例如有隊員曾倡議把五顏六色的光管插進土壤,他建議應有「科學根據」,與組員一起進行種植測試,先在植物上放置有顏色的玻璃紙,觀察在陽光照射下,哪種顏色的光綫有助生長,最後發現紅、藍兩色效果最為理想。
礙於新冠疫情,參展隊伍未能越洋參賽,改為要求提交短片簡介發明及接受綫上評審。林璟和憶述,代表隊伍要以英語介紹作品,事前難免有點緊張,「三位評判問及如何再為裝置增加一項功能,這考驗臨場技巧」,他提出可配合人工智能技術,如配合機械人將蛋白質加入土壤施肥,有望在耕作過程減省人手,獲評判青睞。
林璟和續指,裝置合乎「可持續農業」原則,團隊願景是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我們研究針對種植瓜菜等食物,希望解決較逼切的糧食危機。」
《星島日報》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