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港歷風雨仍是福地 呂志和:拼搏就會贏

2021-04-12 03:34

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認為香港是福地,對未來充滿信心。
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認為香港是福地,對未來充滿信心。

香港近年經歷政治事件及疫情衝擊,有人慨歎東方之珠逐漸褪色,不過,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卻肯定香港至今仍是充滿機遇的福地,並期望港人不要忘記,這塊福地有賴一代代港人的拼搏精神,始能蛻變成今日的繁華景象,着年輕一代好好珍惜。他又提到,時下年輕人未必了解中國過去所經歷的困苦,未來需要增加歷史教育,認識中國歷史,商界亦可出一分力,協助學生北上參觀,了解內地近年在科技及經濟上的驚人發展,培養愛國心。
  
疫情下百業哀鴻遍野,本港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七點二的十七年新高,不少論者更以一九二九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形容疫情大流行引致的經濟不景,但呂志和的身家似乎未受疫情影響。根據《福布斯》公布二〇二一年香港富豪榜,呂志和家族繼續穩守第五位,其身家更由去年的一百五十四億美元,增至一百七十八億美元。
  
向來對富豪榜排名一笑置之的呂志和坦言,他在香港及外地有不少酒店項目,全球旅遊業停擺下自然深受打擊。不過,呂志和五歲隨父母來港,經歷香港淪陷的歲月,與戰後百廢待興的境況,他慶幸自己與集團經歷過不少患難,令他有能力平穩度過這場世紀疫情,「我做事一向求穩陣,搵夠兩餐就算數。」
  
話到這裏,呂志和指着他身處的辦公室,「我這個辦公室,三十多年前已經是這個裝修,牆身的木板,是我當年用飛機在意大利運來,地氈也用了三十多年。我做事習慣看很遠,很多人做生意想明年賺五億十億,我就賺一成兩成都無問題,夠兩餐就可以。」
  
呂志和一生追求平穩,但二〇〇二年他競投澳門賭牌的決定,外界都認為是一場豪賭,但刻下銀河娛樂在澳門經營得有聲有色,令他引以為傲,「我們的娛樂賭業是可以一家人一齊去,不像以前香港人去澳門,要問過老婆家人先可以去。」
  
澳門賭業去年受疫情沉重打擊,直至去年第三季內地陸續恢復澳門自由行簽注後終有起色,而銀河娛樂第三期物業,預計將於本年下半年開幕,第四期項目相信可在兩、三年之內開業。
  
展望本港樓市,呂志和仍然相當有信心,認為若是置業自住,一旦看到心儀地點及價錢,就可出手購買,唯一提醒是不要買平價單位,寧可辛苦一點,也要買入中價的單位,「中價單位將來會起(價),日後就可以換樓,如果購買平價區的樓,樓價不會起,最多只會升少少。」
  
過去兩年,反修例示威引致中央頒布港區國安法及更改選舉辦法,有港人認為香港今非昔比,醞釀移民。呂志和的曾祖父及祖父均有「移民」經驗,早在十九世紀末「賣豬仔」到美國加州的農場工作,期望改善家人在鄉下的生活。他猶記得長輩當年帶着一箱行李回鄉,家人都以為箱內定必裝滿寶物,誰不知一打開行李,內裏只有爛衫褲一大堆。他認為,即使選擇離鄉別井,始終離不開努力,「我都有不少老友移民,我也去過不同地方看過,各有各喜愛,但(移民)一定要帶錢去,亦要有學識,有朋友親屬在當地,否則就會孤伶伶。」
  
縱然經歷風風雨雨,在呂志和眼中,香港仍是福地,而這塊福地之所以由漁村蛻變成現代化城市,他認為除了得益於香港實行西方的制度,以及逃避戰亂的內地工業家南下來港外,更重要是香港人有拼搏精神,「當時中國人被外國人欺負而走來香港,他們知道有親屬在內地受苦,令到他們更加拼搏。」
  
呂志和認為,時下年輕人未必了解中國過去經歷的困苦,因此有必要讓新一代認識中國的歷史,「最緊要寫的是中國近一百年來的慘痛,讓大家知道中國近十年的起,不止你驚奇,我更驚奇!十幾年前我見到高鐵基建,我做這一行都不敢相信,中國可以在很落後的地區做得這樣好。」
  
除了從教科書中認識祖國,呂志和更相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商家都可以出一分力,提供一些協助,帶香港學生去看看中國,到大灣區走走,看高鐵,看中國的進步。」
  
「呂志和獎」是呂志和近年的心血結晶,提到獎項的未來發展,他期望在港覓地建立學院,邀請得獎者及評審專家演講,促進本港科技發展。
  
成立於一五年的「呂志和獎」,背後乘載着呂志和的三個心願,包括促使世界資源可持續發展、促進世人福祉、倡導積極正面人生觀及提升正能量以振奮人心。
  
其中一九年「人類福祉獎」得主,發現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術的美國學者珍妮花.杜德納,去年再獲諾貝爾化學獎,證明「呂志和獎」獨具慧眼。
  
對此,呂志和謙虛表示不敢居功,但指華人地區鮮有人設立相關獎項,「過去有人擔心我做個獎出來,是想影響其他人的心態,但經過多年的考驗,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正派,並無雜念,只是關注世界氣候、世人福祉及正能量。」
  
呂志和除了期望以獎項褒揚與肯定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外,更渴望回饋香港,「如果香港政府撥地出來,我們可以成立一所學院,邀請得獎者及評審專家來演講。」
  
熱心資助內地教育的呂志和直言,至今難忘有外國人譏諷「中國人都是文盲」,令他決心改善國民教育水平。
  
五歲來港的呂志和,因為香港淪陷,被逼在中一輟學,他其後讀夜校,半工讀完成中學課程,過程體會到知識的可貴。不過,他更難忘昔日與外國人相處,對方直言看不起中國人,認為「中國人都是文盲」,於是決定盡一分力,改善中國的教育水平。
  
呂志和憶述,昔日他到雲南昆明探訪時,途中看到一家人,丈夫騎着三輪車,車後堆滿青磚,其妻子及手抱嬰兒竟坐在青磚之上。他於心不忍,向司機歎道:「他們這樣做很危險啊!」誰不知對方回應說:「他們已經很幸運了,住在鄉村的人是無書讀、無衣穿。」他聽罷,隨即決定捐建學校。
  
直至二〇〇五年,呂志和再通過中國教育部,於貧困地區興建一百二十二所中小學,但更令他欣喜的是,內地政府多年前已着他毋須再作建校捐助,因為普及教育的工作,已由政府一力承擔。
  
九十二歲的呂志和至今仍然精神奕奕,思路清晰,他笑言其中的秘訣是做運動及不退休。
  
訪問當日,呂志和步出辦公室與記者見面,過程既不需要拐杖輔助,亦毋須身邊人攙扶。提起保持健康體魄的要訣,他直言運動最重要。呂志和自小熱愛運動,曾跟隨太極宗師吳公儀及吳大揆學習太極二十年,過去亦有打羽毛球的習慣,但高爾夫球才是他玩得最長時間的運動,「我到最近都有打(高爾夫球),但無再打十八個洞了。」他坦言隨着年紀漸大,須多加鍛煉腳部肌肉,「我早上五點起牀,每天都會做兩個多小時的腳部運動。」
  
呂志和目前仍然擔任嘉華集團主席一職,他笑言從未有退休的打算,「退休對我來說就是兩個字,想死,倒不如將自己懂得的知識、經驗、觀察到的事物,傳授給夥計。」

《星島日報》

呂志和笑言,其求穩的作風令集團業務未受疫情重挫。
呂志和笑言,其求穩的作風令集團業務未受疫情重挫。
呂志和仍擔任嘉華集團及銀河娛樂主席,從未言休。
呂志和仍擔任嘉華集團及銀河娛樂主席,從未言休。

「呂志和獎」是呂志和近年的心血結晶。
「呂志和獎」是呂志和近年的心血結晶。
關心教育的呂志和,過去一直有捐款予內地教育機構。
關心教育的呂志和,過去一直有捐款予內地教育機構。

呂志和年過九十依然思路清晰,他笑言秘訣在於常做運動。
呂志和年過九十依然思路清晰,他笑言秘訣在於常做運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