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逾6成半港人不知理想壞膽固醇水平 應每4至6年一檢

2021-02-02 16:07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秘書梁達智醫生、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陳藝賢醫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顧先生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秘書梁達智醫生、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陳藝賢醫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顧先生

缺乏運動及不良飲食習慣均是造成高膽固醇的元兇,加上疫情下經常在家中工作,叫外賣、少做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亦容易引致高膽固醇。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的研究發現,逾6成半港人不知自己理想壞膽固醇水平,亦有不少人知而不行,以致增加高膽固醇及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亦有逾8成本身已有高膽固醇的受訪者對治療認知仍然不足。
 
學院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調查,於2020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訪問823名18歲或以上的港人。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知道缺乏運動(79.3%)、肥胖(74.4%)及攝取反式脂肪(64.5%)為導致高膽固醇的成因,以及知道高膽固醇能引致冠心病(79.5%)及中風(78.4%)等併發症。大部份受訪者亦知道低鹽(92.5%)、低糖(90.8%)及低脂(82.7%)為健康飲食元素。

另外,調查亦發現近半受訪者(47.3%)均不知道患高膽固醇的患者可以沒有病徵,或致不少人因認為自己無病痛而沒有檢查或求醫,亦有逾3成半受訪者(36.9%)不知道健康飲食包括高纖維,且只有一半受訪者(50.2%)知道要避免攝取反式脂肪,證明對高膽固醇的認知度依然有待改善。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秘書梁達智醫生提醒,壞膽固醇水平每增加1mmol/L,患上冠心病的風險便會上升37至42%,因此知道自己的理想壞膽固醇水平尤其重要。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成年人應由20歲起,每4至6年做一次血液檢測,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

在18至59歲的組別中,有近3分1人(32.5%)從未檢查過膽固醇水平,更有逾6成半受訪者(65.7%)稱不知自己的理想壞膽固醇水平。理想壞膽固醇水平人人不同,以沒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士為例,若他們在風險評估中評為低風險,其壞膽固醇水平建議為3.0mmol/L 以下。至於曾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人士,如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等,便屬極高風險人士,其壞膽固醇水平建議為1.4mmol/L,且須控制至原來數值的一半或以下。

調查中發現,逾7成受訪者(72.3%)知道口服藥物能治療高膽固醇,惟只有約2成受訪者(24.1%)知道皮下注射藥物同樣是有效的治療選擇,而即使是本身患高膽固醇的受訪者,亦有逾8成受訪者(83.2%)不清楚皮下注射藥物是有效治療方案。學院表示,藥物治療很重要,另外也建議市民先改掉不良生活習慣,飲食方面進行「三低一高零反式」的飲食模式,即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及零反式脂肪。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秘書梁達智醫生、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陳藝賢醫生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秘書梁達智醫生、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陳藝賢醫生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顧先生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顧先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