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會】用核彈炸毀颱風? 天文台拍片解釋可行性
2020-10-31 18:34
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造成嚴重破壞。天文台今日發文指,有網民曾提出「用核彈炸颱風」的建議,以阻止自然災害發生,並解釋此建議的可行性。
天文台今早在社交媒體專頁發文指,「山竹令香港人深深體會打風嘅威力非同小可。其實好耐之前已經有人提出用核彈炸咗個颱風,希望阻止呢種自然災害發生,但實際又係咪work呢?」並透過「氣象冷知識影片」拆解。
天文台在影片中引述大眾的疑問指,現時人類的科技先進,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在造成傷害前先摧毀颱風,並指不少外國網民曾提出不同方法,包括利用核彈將颱風炸散。天文台續指,在1950年代末,美國曾有氣象學家提出類似理論,利用一輛配置核武的潛水艇,在風眼下發射氫彈在水面引爆,令風眼中的暖空氣被炸到高空,溫度較低的空氣則會湧入並取代暖空氣,從而減弱風暴的威力。
然而,天文台引述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解釋指,即使不顧及輻射污染物所帶來的災難性環境問題,相關理論在技術上亦不可行。一個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能以約100萬億瓦特的功率釋放熱能,等於每20分鐘則有一顆約1000萬噸的核彈爆炸,因此認為相關理論不切實際。
另外,天文台亦提及在颱風仍未成熟時將其炸毀的可行性,並指根據NOAA資料,以大西洋為例,每年亦有至少數十個「熱帶擾動」出現,但現今科技仍無法提早預測哪些「熱帶擾動」會增強到最具破壞力的颶風級別,因此難以將所有「熱帶擾動」全數炸毀,並指「熱帶擾動」釋放的能量亦達到颶風級熱帶氣旋的十分之一,因此相關理論亦不可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