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朝古橋遭「破壞式維修」 文物局責令停工

2020-09-15 20:32

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後,失去歷史痕跡。網圖
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後,失去歷史痕跡。網圖

有網民近日發現,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河北衡水安濟橋,經過逾一年的修繕後,失去車輪印等標誌性的歷史痕跡,被網民直斥是「破壞式維修」。河北省文物局昨日回應時表示,事件屬於當地文物管理部門過失,目前已責令停工。

據網民上傳的照片可見,安濟橋原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的古代石拱橋,原有的石材寬大平滑,部分石塊布有裂痕,在橋面中間亦有兩道車輛長期輾壓形成的車轍痕跡,以呈現出歷史風貌。然而,在近期的修繕中,卻在橋面上間鋪上一截平整的橋面石,原有的車轍痕跡亦被新鋪設的石材截斷。

河北省文物局工作人員昨日回應表示,事件屬當地文物管理部門過失,目前已責令停工。工作人員又指,原本計劃將橋樑兩端的地面標高降低,但指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新問題。當地文物部門發現中孔橋面位置為雜填土,就自行補配中孔橋面石,並指局方已責令停工,目前正在研究方案履行變更手續。

衡水安濟橋於清乾隆31年(1766年)完工,坐落於衡水市勝利東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0多年以來,衡水安濟橋經過多次損毀及修建,距今年代最近的一次嚴重破壞是1937年被侵華日軍炸毀的石橋中孔,其後曾數次進行修復。是次的修繕工程則於2019年5月開工。

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後,失去歷史痕跡。網圖
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後,失去歷史痕跡。網圖
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後,失去歷史痕跡。網圖
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後,失去歷史痕跡。網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