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老師」扶掖下一代醫護人員成材 港大遺體防腐師分享工作意義
2020-08-25 20:48
港大醫學院在2012年成立了「港大『大體老師』遺體捐贈計劃」,歷來得到社會人士熱心支持,捐贈遺體以支援醫療教育及研究,護理、中醫、甚至牙科的同學都能透過「大體老師」學習,醫學生亦可透過解剖堂訓練,在「大體老師」身上真切地了解人體構造。港大醫學院在Facebook分享「遺體捐贈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遺體防腐師的工作,遺體防腐師Patrick感謝無私的捐贈者,扶掖下一代醫護人員成材。
港大生物醫學學院的技術經理Patrick自2008年起加入港大醫學院,他在解剖研究室進行遺體防腐工作,為學生準備解剖課。Patrick 指遺體防腐是個很重要的過程,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後遺體才不會腐爛,防止微生物滋生,確保教職員和同學的安全。
Patrick在接收遺體後,首先需核對遺體身份,找出是哪位善長仁翁加入成為「大體老師」,並印刷出標籤貼在屍袋上,作為對「老師」的識認。之後,Patrick會替遺體消毒和詳細檢查,如果觀察到遺體有大型傷口的話,便會進行縫合。亦會幫遺體放回適合解剖的姿勢,之後才正式開始防腐程序。 Patrick需因應體質、身型、死因等決定使用不同的藥水或方法防腐,最後將遺體放進雪櫃儲存,預備教學。整個遺體防腐過程達半年之久。
作爲醫學教育一員培養新一代,Patrick認為自己的工作還有另一重意義:「遺體本來只是生命完結後的皮囊,但透過我們的技術,我們可以替無私的捐贈者完成最後的遺願,讓他們變成『大體老師』,扶掖下一代醫護人員成材。」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