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提倡「兩國論」惹爭議 稱台灣不適用「一國兩制」
2020-07-30 20:36
台灣李登輝前總統於7月30日病逝,他任內推動台灣民主化,但在台海「導彈危機」過程中,也因為李登輝一句話,讓台灣布建在中共軍方內部的情報網破功,導致共軍少將劉連昆遭處死。其後,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述,也讓台海局勢一陣緊張。
李登輝接任台灣的總統後,曾積極處理兩岸事務,並派出密使穿梭台海。最有名即為蘇志誠和鄭淑敏,成功促成「辜汪會談」,確立兩岸以「海基會」和「海協會」往來的體制,為兩岸交流帶來一大進展。
李登輝也在1990年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1991年通過《國家統一綱領》,1993年任內有了首次「汪辜會談」,簽署四項協議,兩岸往來逐步正常化。但在1994年,李登輝的發言卻開始轉向,並在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對談中,表達了「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及「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等思想,相關發言被認為是台灣主體、本土意識的表現。
1995年李登輝以訪問母校康奈爾大學為由,前往美國進行為期6天的私人訪問,這也是台灣領導人首次訪問美國,並在康奈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其中提到台灣已實現「主權在民」,並宣布「明年春天,中華民國的選民更將首次直接選舉總統、副總統。」
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前,中共在台海實行軍演,這一次「導彈危機」後,李登輝雖然成功當選台灣首任民選總統,但李登輝一句中共軍演發射的是「啞彈、空包彈」,讓台灣布建在中共內部的情報網,立即破功。被台灣吸收的中共少將劉連昆遭到處死,連帶有數十名人員遭判刑入獄。
1998年,李登輝接受德國《明鏡週刊》專訪,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適用「一國兩制」;進一步於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首度提出兩岸的「特殊國與國關係」,也就是俗稱的「兩國論」,引發國際關注,台海局勢瞬間緊繃。
針對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述,大陸政府強烈批判,並停止海協、海基兩會交流對話機制,局勢一觸即發;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非常擔憂「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述會誘使中國大陸對台動武,並在李登輝發言隔天,透過時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致電台灣駐美代表處。最後是由李登輝接見卜睿哲時,向美方說明大陸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藉此平息美方疑慮。
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述,對台灣、兩岸關係影響深遠,其中起草人之一包含現任總統蔡英文。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