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嬰幼兒可用酒精搓手液? 一表睇清不同消毒成分功效及特性
2020-04-16 18:16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繼早前本港有1歲嬰兒確診後,不少家長都加緊做好防疫措施。不過若偶然有必要帶嬰幼兒外出,又找不到水源洗手,可否讓嬰幼兒用酒精搓手液呢?又應如何選擇「非酒精成分消毒搓手液」?
不慎口服酒精搓手液引起中毒
兒科專科醫生洪之韻表示,為小朋友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搓手液,最擔心是6歲以下幼兒不慎口服引起中毒,或者入眼引起眼部不適及痛楚。應選用最少有60%的酒精(Ethanol或Isopropyl Alcohol),並由父母使用足夠份量的搓手替小孩子清潔手部每一處,並等待酒精成分風乾才能完成整個殺菌程序。
另外,未免味道或香味吸引小朋友進食搓手液,要選擇一些沒有香味的,亦要把搓手液放在一些安全的地方。另外,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 (FDA)的指引顯示,究竟搓手液不可用於不足兩個月大的嬰兒,亦不能用於傷口。
7大常用消毒搓手液成分
洪醫生又指,家長如想選購非酒精成分消毒搓手液及濕紙巾,可以參考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研究報告的列表(見圖)。當中清楚列出7種常用於製作搓手液的化學成分,及其功效與特性,家長可對比產品上所列的成分。
另外,家長亦可以參考消委會早前測試消毒搓手液及紙巾的結果,或美國環境保護署在今年3月列出的超過270多種清潔劑和消毒紙巾等物品名單。這些清潔用品上有註明能殺死病毒,雖然並沒有在新型冠狀病毒做研究,但有通過測試證明該用品能殺死類似的病毒(例如:MERS)。
洗手始終最安全
市面上有些「非酒精成分消毒搓手液 」強調「不含三氯沙、苯甲酸酯類防腐劑、硫酸鹽、鄰苯二甲酸、人造香料或色素」,洪醫生指,三氯沙在2016年已經被FDA禁止用於番梘和沖涼液,原因是初步有動物實驗指出長期高濃度接觸三氯沙有可能引起甲狀腺問題,但目前對人體影響未明。不過,FDA並沒有禁止三氯沙用於酒精搓手液或清潔濕巾中。而苯甲酸酯類防腐劑、人造香料或色素等有可能會引起敏感。至於鄰苯二甲酸則更危險,目前有動物實驗數據顯示可以引起胎兒發育不良,影響內分泌系統,甚或有致癌風險。
洪醫生強調,若嬰兒必須外出,家長攜帶一支水用以洗手清潔,才是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獲Ohpama授權轉載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