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應該禁絕食用和販賣野味

2020-02-12 09:40

今次新冠肺炎病毒的源頭,很可能是由蝙蝠而來,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咬食了水果,另一種中介動物(果子貍或穿山甲)食用污染了的水果或被蝙蝠糞便污染的食物,成為病毒中介宿主,然後這隻中介動物被捕獵後成為野味,送到濕貨市場,然後市場人員在處理或屠宰動物宿主時,染上病毒,再散播出去。

二〇〇三年春天沙士大爆發,最後證實沙士病毒源於一種叫「中華菊頭蝙」的蝙蝠。沙士爆發十年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宣佈,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七個類似沙士病毒的冠狀病毒株,其中兩個病毒株,編號分別是RsSHC014、Rs3367,過去從未發現過。而這兩個「類沙士」病毒株的基因組,比過去十年學術界在果子貍、蝙蝠體內採得的「類沙士」病毒株,更接近沙士病毒。石正麗團隊更重要的發現是他們在昆明中華菊頭蝠的糞便中,分離出一株活的Rs3367「類沙士」病毒,發現它可以透過動物細胞內的受體蛋白ACE2,感染蝙蝠、果子貍和人類,證明了蝙蝠體內的沙士病毒可以傳染人。

新冠肺炎病毒散播其中一個猜想,是病毒或來自「自然界毒王」蝙蝠,感染了果子貍或穿山甲,然後帶毒野味送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最後在那裏散播。由於武漢初始病人並非全部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未能排除還有其他播毒渠道。

無論如何,食野味會播毒,已是一個極有可能推論。廣東省率先出手,昨日在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廣東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決定》,當中包括要求「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不得濫食野生動物,養成文明、衞生的飲食習慣」。

中國人愛食野味,除了為了口腹之欲,還因為從中醫角度野味多燥熱,今人覺得秋冬進食野味可以補身。中國人食野生動物補身,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在三十、四十年前我還小的時候,見過港人在家裏捕捉初生小老鼠,還是乳白色未開眼,不但拿來浸補酒,還一隻隻生吃,小鼠被人吃進口內還會亂跳,吃的人說這樣可以「補身」,令我毛骨悚然中國現行法例不禁捕禁食野味,只禁捕食販賣瀕危野生動物。《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列明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換言之,捕食非瀕危野味並不犯法。

我和年輕人討論起內地應禁食野味問題,年輕人的反應是「為何不徹底禁食野味?」我話中國是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人民生活習慣多種多樣,雖然政府明知人民食野味有風險,但正常情況下,不是一聲令下話禁就禁。一則嚴格禁令影響了人民的自由,不少香港年輕人認為內地很專制,但內地政府深明事事禁止,民眾會有意見,因中國人對飲食自由還是挺重視的。二則禁食野味影響不少人的生計,除了在森林地區還有人靠捕獵為生之外,在城市的販賣野味及相關的餐飲行業,也會大受影響。

不過經過十七年前的沙士,再經如今的新冠肺炎,全國付出大量財產以至人命代價,是借機立法禁止食野味的好時機,反對聲音會減至最低。較可行的方法是各省市如廣東那樣,先以一個省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方式禁止食野味,下一步推動全國性立法。

人最強大的地方是懂得學習,經兩場疫症,中國是時候叫停食野味了,這不止是對國人負責,也是對世界人民的健康負責。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盧永雄)

全文刊於《頭條日報》「巴士的點評」專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