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卡病毒延遲效應 出生後缺陷始浮現
2020-01-13 19:07
在母體感染寨卡病毒的嬰兒,即使出生時沒有異樣,頭圍亦屬正常,但仍可能受病毒影響,在出生後18個月出現發展遲緩等問題。
一份新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研究,追蹤70名於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間在哥倫比亞加勒比海岸地區出生的嬰兒。該段時期正值寨卡病毒在南美洲盛行,當時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布為世界緊急狀態。
90至95%由感染寨卡病毒母親所生的嬰兒,出生時沒有缺陷症狀,但,至對大腦發育的影響並不明確。研究人員為這批嬰兒進行顱骨超聲波檢查,發現30%的嬰兒大腦有微小囊腫等問題。不過,由於在整體嬰兒中,約有2至5%有此情況,故研究人員認為問題不大。
反而,研究人員發現這批嬰兒在18個月前,比一般的嬰兒的發展情況差,尤其是翻身、坐、爬行、走路等行為能力方面,明顯較差。研究指,這些出生時看起來正常的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出現發展遲緩等問題。至於未來能否追回發展進度,還是會變得更差,則留待第二階段研究。
寨卡病毒經由斑蚊叮咬或由母親直接傳給孩子。新生嬰兒感染此病毒可致「小頭症」、眼部和足部畸形、行為障礙等缺陷。目前尚無藥物或疫苗來預防。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