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指社會結構改變跨代關係薄弱

2019-09-19 10:51

陳家亮(右三);楊永強(左二)。
陳家亮(右三);楊永強(左二)。

由中大舉行的賽馬會「長幼情」跨代共融計畫啟動禮暨「跨代共融」身心健康專題研討會今日舉行。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現今社會結構有所改變,跨代關係變得薄弱,相信共融計畫可以讓學生透過實踐照顧長者,了解公共醫療政策的可行性及局限,加強他們面對社會老齡化挑戰的應對能力。

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則稱,本港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病患者增加,加上現代家庭以核心家庭為主,跨代關係較以往疏離,獨居長者人數增加,對醫療體系及照顧者帶來沉重負擔及壓力。

由中大舉行的賽馬會「長幼情」跨代共融計畫啟動禮暨「跨代共融」身心健康專題研討會今日舉行。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現今社會結構有所改變,跨代關係變得薄弱,相信共融計畫可以讓學生透過實踐照顧長者,了解公共醫療政策的可行性及局限,加強他們面對社會老齡化挑戰的應對能力。

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則稱,本港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病患者增加,加上現代家庭以核心家庭為主,跨代關係較以往疏離,獨居長者人數增加,對醫療體系及照顧者帶來沉重負擔及壓力。

「長幼情」跨代共融計畫去年開始推行,上年度有520人參加,分別有234名55至98歲的長者及286名8至54歲的參加者。中期成果發現,他們參與計畫後,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人際關係、壓力管理、同理心都有改善,長幼雙方亦增加了從對方立場看事情,多一份諒解,社會包容指數及社會支援顯著提高及增加。

計畫有3項活動,首項為醫健探訪隊,由中大醫學院及社會科學院學生組成探訪隊,家訪65歲或以上長期病患,亦會陪伴他們覆診,令長者感受年青人對他們的關懷,學生亦可以了解病者心理、社交及營養需要,他們5個月內至少進行3次家訪及陪診。計畫參加者中,有21名長者,24名學生,初步結果顯示長者及學生對於不同年代人的態度有顯著改善,他們對於社會信任度有提升,尤以學生的改變較為顯著,而長者對自我健康評價也有提升。

第二項活動為愛故事家庭,透過生命回顧過程,讓家人和長者重溫及整理人生經驗,共同欣賞長者燦爛人生,希望透過共同生命回顧工作坊,面談及製作生命故事冊等活動,讓長者回顧自己生命意義,加強長者自尊,家人也可對長者更多認識,了解和包容,為長者帶來心理健康,加強跨代關係,促進家庭團結和社會和諧。

第三項活動是傾心藝作坊,透過烹飪、工藝及康體活動,例如:擲飛鏢等,讓長者及年青人合作,令跨代相互尊重,提升自我價值。初步結果顯示參加者更有同理心,長者亦自覺生活方式健康有改善。

整個計畫為期4年,團隊期望未來兩年內招募600多名年長及年青人士,令更多人及在跨代和諧和促進健康方面,取得更為顯著的積極發現。

陳家亮指現今社會結構有所改變,跨代關係變得薄弱。
陳家亮指現今社會結構有所改變,跨代關係變得薄弱。
楊永強指獨居長者人數增加,對醫療體系及照顧者帶來沉重負擔及壓力。
楊永強指獨居長者人數增加,對醫療體系及照顧者帶來沉重負擔及壓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