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招最後改選 博入心儀課程

2019-07-02 11:19

今年文憑試日校考生不足五萬人,人數屬於歷年新低。
今年文憑試日校考生不足五萬人,人數屬於歷年新低。

(星島日報教育組報道)中學文憑試下周三放榜,考生收到成績後,都會檢視自己在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的選科排位,再按不同課程的收生要求進行最後一次改選。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表示,今年日校考生首次跌破五萬人,較去年減逾百分之六,部分學士課程收生分數或有可能下調,學生在改選時可因應成績,若有心儀課程又達基本要求,不妨「博一博」,排在首三志願(Band A),但謹記第三志願必須揀選穩陣學科。此外,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今年調整計分機制,有利個別科目考獲五級或摘星的學生入讀。

參加聯招的文憑試考生,取得成績後,可在七月十一至十三日期間的個人時段內,免費修改課程選擇一次,包括以不多於五個新課程,取代現有的課程選擇,或增選五個新課程(全部課程選擇不多於二十個);更改已選報課程選擇的優先次序;以及刪除課程選擇名單上的課程,讓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文憑試成績,申請最心儀和合適的課程,當中包括學士學位課程、副學士學位課程、高級文憑課程,以及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課程(SSSDP)。

今年有五萬六千三百零五位文憑試考生,當中約四萬八千多人是學校考生,是自二〇一二年首屆中學文憑試開考以來,日校考生首次跌破五萬人。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表示,今年考生人數較去年減逾百分之六,因此部分學士學位課程的收生分數也有可能下調,「有些分數是去年不獲取錄的,但今年可能有機會『博』,如果同學有些很心儀的課程,又考獲基本要求的話,贊成通過修改課程選擇一試,不過要緊守第三志願(A3)必須穩陣的原則。」

吳寶城表示,今年「八大」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供給本地生的首年學士學位名額,約為一萬五千個,當中包括給聯招和非聯招學生的學額,而提供給聯招學生的學額,約為一萬二千五百個,他指學生若最佳五科考獲二十分或以上,應可穩入「八大」;至於十九分或以下,則要視乎面試、分數配搭等因素,所以在放榜後,同學若計畫改選課程,需要留意心儀課程的計分方法、分數比重,並比較自己的成績是否符合要求或具優勢,然後才決定是否把心儀科目調至較前位置,增加入讀機會。

「有些課程對文憑試考生的應考科目分數比重會有不同,例如有些課程,英文或數學的比重會多些,考生要看自己的成績,是否具有優勢。」吳寶城指,大學課程的計分方法主要分三種,分別為最佳五科、最佳六科,以及四個核心科目加最佳兩個選修科,學生需要了解清楚。「假如心儀課程的分數計算方法,是四個核心科目加最佳兩個選修科,然而同學考獲的成績,最高分的三個科目都是選修科,核心科目成績只是平平,那『四加二』的計算方法,對他來說就很『蝕底』。」

在比對心儀科目要求和自己成績後,吳寶城指同學可以整理首三志願(Band A)的課程選擇,並建議把最心儀和相對難入,但考生仍符合最低收生要求的課程,放在第一志願(A1)和第二志願(A2),而第三志願(A3)則要選穩入的課程。吳寶城解釋,由於文憑試考生數目下跌,大學過往的收生成績,參考性沒以往般高,所以認為考生不妨放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

吳寶城表示,考生參考課程去年的收生分數時,可以從以下指標比較,「如果考生今年的分數,高於去年課程的收生成績中位數或相若,取錄機會較大;若跟收生成績四分三位數差兩至三分,仍可以一試。」

另外,吳寶城提醒考生,修改課程選擇時,也要留意各大學最新的計分機制和入學門檻,其中港大和中大,均調整計分機制,做法是加重考獲第五級及「摘星」較多的考生分數。舉例說,以往文憑試考獲第一級至「5**」,分數換算順序為一至七分;在新機制下,第五級、「5*」及「5**」則分別為五點五分、七分和八點五分。「在新機制下,若學生考獲第五級,或有較多星星,報讀港大和中大較有優勢;相對之下,成績較平均的學生,例如各科都取得第四級的學生,則不太『着數』。」

最後,考評局每年在文憑試放榜前一天,公布該年文憑試成績數據,包括考獲不同分數範圍的人數,吳寶城指同學應該留意,好讓自己取得成績後,可知道自己屬於哪個位置,方便部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