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Ageing Leader Award 2024 智齡世代傑出領袖大獎 2024

2024-09-09 08:00

為推動亞洲智齡發展,黃金時代基金會首次舉辦「智齡世代傑出領袖大獎2024」,旨在表彰全球19位在8個智齡範疇內作出卓越貢獻的領袖,鼓勵各界專業人士和企業家製定創新舉措,重塑智齡未來,並且讓公眾認識更多最新智齡產品、研究、技術和應用,一起構想更美好的黃金時代。「黃金盛宴」在場300位嘉賓,共同見證得獎者的重要時刻,肯定他們每一位的努力和成就。

熱烈恭賀各位得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如下:

1 智齡世代環球之星 林正財醫生,銀紫荊星章,太平紳士(香港)

林正財醫生現為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致力為長者提供全人及跨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在過去近20年,林醫生先後擔任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副主席和主席,積極推動應對人口老化的政策,尤其是2017年公佈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

林醫生強調,完善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care)與實踐「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對確保安老服務體系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方案的核心內容包括加強醫療與社會服務的合作,推動醫療融資,以及發展非資助安老服務。

為鼓勵長者家居安老,林醫生認為香港現有的基層醫療生態系統,包括地區康健中心、社區家庭醫生、中醫和其他專職醫療服務,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而全港200多間長者中心則作為把關者,讓慢性疾病可以在社區層面得以支援。

同時,他倡導討論醫療融資問題,特別是長期護理服務的融資,他主張整合及梳理有關服務的資助,鼓勵私營機構參與,以確保安老服務得以長期持續發展。此外,亦提倡中醫參與更多安老服務,為長者提供更多樣化、更靈活的醫療和照護服務。

2 智齡世代環球之星 郭海生先生 M.H.(香港)

郭海生先生自1972年加入其士集團,現為集團執行董事、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在郭先生的領導下,其士集團近年積極拓展保健護理投資。2011年,集團進軍美國安老院舍業務,目前在美國六個州分擁有28間安老院舍,提供約2,500個床位,服務範圍涵蓋協助起居、失智護理、專業護理、暫居護理及寧養服務。2017年,集團通過注資合營企業,購入三棟位於美國的醫療辦公室大樓。

在香港,集團去年完成建造香港房屋協會位於沙田乙明邨的長者住屋項目—「松悦樓」。該項目是全港首個採用Full MiC「全組裝合成」技術的建築項目,從單位到公共設施均採用模組化預製組裝,有效節省建築時間並減低碳足跡。項目還採用多項無障礙長者友善設計,貼心照顧長者及輪椅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集團積極發展復康治療中心及長者公寓,引入先進的醫療科技及互動復康設備,為患者提供度身訂造個人化的復康及保健計劃。而位於香港跑馬地的「曦蕓居」,融入持續照顧退休社區(CCRC)的概念,打造香港首個「醫社合一」一站式服務的全新退休社區,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業。郭先生帶領集團致力建設社區,結合集團營運酒店、投資醫療服務,以及營運海外安老院舍的經驗,藉以滿足海外及本港對復康及安老服務的需求,共同建立共融社會。

3 智齡世代環球之星 田蘭寧博士(中國)

田蘭寧博士是中國養老信息化領軍人物,創建了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和中關村思德智能健康養老產業聯盟(SSIDC)。她的研究重點涵蓋養老信息化、老年人能力評估和長期照護等範疇。

田博士在產業界成就卓著,發起了養老服務信息化創新大賽等品牌活動,搭建協同共享的創新平台,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研發「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養老經紀人」和「養老信息官」三個創新崗位,是「第三人生」概念的倡導者;持續推動未來養老信息技術的產業孵化,倡導維持高效率、低成本的養老信息技術創新和創業環境,填補了中國在養老服務評估及信息化領域的空白,為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學術方面,田博士主編《老年人能力評估基礎操作指南》及《養老服務信息化認知與實踐》兩本專業書籍;發表《試論信息技術與老齡服務的融合路徑》,《孕育基於標準的養老服務信息化生態圈》和《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職業前景分析》等多篇學術論文,並擔任多個國家級養老信息化項目高級諮詢顧問。在標準制定方面,田博士作為主要起草人對《老年人能力評估》、《養老機構安全管理》、《制定養老服務照護計劃操作指南》等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做出貢獻。

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田博士擔任國際標准化組織老齡化社會技術委員會國內技術對口工作組成員,並在推動中國與國際老齡聯合會、國際社會福利協會、GSA等國際組織的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4 智齡世代領航者 - 醫療 李國棟醫生,金紫荊星章,太平紳士(香港)

李國棟醫生是家庭醫學和基層醫療的資深專家,曾任世界家庭醫學會(WONCA)主席及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長。目前,他身兼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保安局禁毒處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以及基層醫療署委員等重要職務。

李醫生強調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care)在整體醫療系統中的核心地位,認為它是個人及家庭獲得持續醫療服務的首要接觸點,也是醫療體系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為應對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他積極參與制定《基層醫療健康藍圖》(2022年公佈),旨在將醫療重心從治療轉向疾病預防,改變現有「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模式。

李醫生提出理想的基層醫療模式願景:由家庭醫生領導跨學科團隊,例如物理治療師、視光師等專業人士,為市民提供「以人為本、全人可持續」的服務。他亦建議加強「醫健通」系統,改進健康監測和數據分析能力,為未來醫療決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此外,李醫生亦主張提升中醫師和社區藥劑師在基層醫療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期望通過這些措施,建立一個更完善的基層醫療體系,為香港市民的健康福祉做出長遠貢獻,同時為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提供有力支持。

5 智齡世代領航者 - 健康照護 李慶福副教授(新加坡)

李慶福副教授致力提倡家庭醫學,現為新保集團(SingHealth)社區醫院署理行政總裁(教育與社區合作部),負責監督旗下三間社區醫院的臨床培訓工作。

為應對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問題,李醫生和團隊于2019年在社區醫院的背景下,實行「社會處方」(Social Prescribing)計劃。採用「整體健康方案(Holistic Health Approach)」,從患者個人需求出發,將其與社區資源連結,旨在改善患者的「健康之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DoH),從而全面提升生活質量。

該計劃包括評估患者的SDoH的風險,符合條件者不僅在住院期間參與相關活動,還在出院前與相關社區資源建立聯繫,以持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疫情期間,團隊推出電子社會處方(Electronic Social Prescribing, eSP),通過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數碼設備提供諮詢,協助維持日常生活。

「社會處方」計劃初步取得成效,有助減少患者對使用醫院及基層醫療服務的依賴。因此,2023年,新保集團成立「新加坡社會處方實踐社群(Singapore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Social Prescribing),皆在分享及推廣社會處方的相關知識及經驗。

6 智齡世代領航者 - 食 許承俊先生(新加坡)

許承俊先生於2010年創立「廚尊」,最初在新加坡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的美食廣場租下攤檔,以成立社企大牌檔為目標,將弱勢社群培訓成為食品攤檔營業員,透過「熱忱工作」讓他們建立和重拾尊嚴。廚尊聘請弱勢社群,引入了新加坡勞動力技能資格(Singapore Workforce Skills Qualifications,簡稱WSQ)系統及SkillsFuture的小販烹飪課程,為殘疾人士提供適合而有系統的專業餐飲培訓。員工從準備和烹調星洲菜、到服務食客和收銀等工作中學習,最後在開放式美食廣場為公眾服務。廚尊還自行研發多個課程,讓員工按職位需要接受培訓,包括衛生清潔、烹調食材、溝通技巧等。

此外,廚尊亦在新加坡多所醫院開設「書廚」(Dignity Mama)二手零售店,負責回收及銷售舊物和二手書。在護理員的監督下,年輕的殘疾人士也可體驗工作滋味。

2019年,廚尊在香港旺角開設分店。在疫情期間,擁有計算機工程學背景的許承俊,以創新方式為殘疾員工消除不便,包括設計遙距機器人,讓行動不便員工能夠「在家工作」,負責控制機器人,遙距向食客推介食物和聊天。

7 智齡世代領航者 - 住 陳志育先生(香港)

陳志育先生Kenneth在香港安老業界有超過25年的豐富經驗,除了經營私營安老院和長者日間中心,還出任「和悅社會企業」的主席。作為首位獲委任為安老事務委員會公職的私院經營者(2005年至2011年),Kenneth在私營院舍與政府之間扮演重要的溝通橋樑角色。他還連續三屆擔任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致力提升私營院舍的服務質素,積極推動香港安老事務及政策的發展。

目前,Kenneth的集團正與香港房屋協會合作,為入住「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的中產長者,提供集家居支援、住宿照顧及醫療復康綜合服務。這個住屋計劃旨在設計和提供符合現代長者生活狀況和需求的安老服務,同時也探索前瞻性的綜合安老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Kenneth正在實現世代傳承。其兒子陳碩暉在畢業後回港加入社會企業,以創新的方法推動銀髮經濟的發展。父子倆還一同前往世界各地考察當地的安老服務,汲取國際經驗,為香港的安老服務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路。

8 智齡世代領航者 - 行 杉江理先生(日本)

杉江理先生早年曾於日產汽車(Nissan)工作,積累寶貴的汽車設計經驗。後來,他與團隊一起投身新式輪椅的研發工作。2009年,第一部概念機問世;2011年在Tokyo Motor Show東京車展展示;2012年,杉江理在日本創立「WHILL株式會社」,其使命是改變人們對輪椅等行動輔助工具的負面看法,致力讓每個人都能舒適而時尚地探索世界。公司的理念很快得到認可,次年在美國成功籌集資金。

WHILL主要推出兩款電動輪椅產品。一款以便攜性為主要設計理念,另一款則注重高機動性,適合在室外甚至雪地使用。兩款產品均配備物聯網和GPS定位技術,用家可以通過手機連接產品,進行監測或直接操控。這些創新設計不僅獲得專利認證,還贏得多項國際知名的設計和技術獎項。目前,業務已經擴展到亞洲、歐洲和北美等市場。

近年,WHILL開始在世界各地推廣輪椅共享服務。例如在東京羽田機場設置「自動駕駛系統」,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航廈內的點到點移動服務。此外還與不同地區和機構合作,提供租借服務,方便需要短期使用輪椅的複康人士或旅遊者。這些創新服務不僅提高輪椅的可及性,也為更多人帶來便利。

9 智齡世代領航者 - 學術 樓瑋群教授(香港)

樓瑋群教授現為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及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專門教授社會老年學、老年綜合評估和人類發展課程。樓教授的研究領域在社會家庭老年學,包括照顧認知障礙症、中風和生命晚期的親屬照顧者以及長者的社會和心理健康,特別關注實證為本的介入研究和智慧養老等等。此外,她還研究華裔長者的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以及積極樂頤年(Active Ageing)對健康的影響。近年,樓教授將研究範圍擴展至華裔家庭照顧者,涵蓋次要照顧者、社會支援、家庭傭工角色、干預策略和樂齡科技等方面。

她積極與社區合作伙伴、社會企業和市場進行跨部門合作,成功為超過50個項目獲得資金,致力推動和提升長者身心健康的循證介入研究。樓教授在「賽馬會安寧頌」項目中擔任主研究員,旨在強化現有臨終護理服務,並發展適合香港社區安寧服務的義工發展、培力(empowerment)及協同服務模式。

目前,樓教授為香港老年學會理事、美國老年學會資深會員,以及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董事。樓教授亦熱心服務社會,現任香港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委員、耆樂警訊中央諮詢委員會委員、長者學苑發展基金委員會委員。 2022年,樓瑋群教授獲頒健康老化50領袖人物(Healthy Ageing 50 leaders)及2023 女性STAM領袖。

10 智齡世代領航者 - 科技 徐仲鍈教授(香港)

徐仲鍈教授Benny 早年在加拿大修讀精算及統計學,後在美國Pittsburgh University(匹玆堡大學) 攻讀生物統計學(Biostatistics)博士,並於200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

2008年,Benny和團隊開始深入研究視網膜圖像的特徵與中風之間的關聯,並展開以眼底血管狀況評估整體心血管狀態的研究。2015年,順應大學鼓勵「學術研究商業化」的趨勢,他們成立「康訊生物分析有限公司」,正式將「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電腦程式」推向市場。通過拍攝眼底照片並上傳系統分析,能夠從眼底血管訊息評估多個長期病風險,其中包括中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簡單快捷的分析方法已在美國、中國內地和台灣地區成功取得專利。

「康訊生物分析」不僅為體檢中心、眼鏡店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檢測方案,還與非牟利團體合作,在社區開展免費篩查服務。這些活動有助提升社區的健康意識,幫助大眾及早預防疾病風險。

目前,這項技術已擴展應用至評估糖尿病、慢性腎病、冠心病和老年癡呆症的風險。展望未來,團隊計劃關注年輕一代的需求,正籌備推出自閉症和抑鬱症風險的檢測服務。

11 智齡世代領航者 - 創新 劉英女士(中國)

「成都朗力養老」創立於2011年,將多年的一線養老服務經驗轉化聚焦到適老宜居板塊。公司以「評估 + 產品 + 服務」為商業模式,結合標準化產品和數字化服務體系,為中國內地長者提供創新養老服務和解決方案。

在劉英女士與團隊的努力下,朗力成功研發出一套改造評估體系。該系統基於10萬多用戶的實踐數據,包含長者生活能力、輔具需求、居家環境安全、家庭結構關係和性格心理等模塊。通過程式編寫和算法模型建立,系統能自動為長者客戶制定家庭需求方案,提供度身訂造的適老化評估報告、改造方案建議和預算。

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普及,朗力引入了智能家居、智能監測及科技適老等產品和服務。結合健康管理數據鏈,朗力致力於提高長者的整體生活質量,打造無障礙的家居環境,全天候保障長者的日常生活安全與舒適。

12 智齡世代開創者 - 醫療 黃仰山教授(香港)

黃仰山教授Samuel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教育)、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以及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總監。多年來致力於基層醫療研究,特別專注於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和實踐。

Samuel強調心理和情緒健康的重要性,積極倡導及早預防與心理及情緒疾病。他推動以靜觀治療來幫助患者,協助他們覺察和接受自身情緒、思想及身體感覺,從而減輕對痛感的反應。通過靜觀練習,患可以更好地調整情緒、減輕焦慮,同時建立自信心和自我接納。

2018年,Samuel與團隊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該中心致力透過研究、教育和培訓來普及靜觀實踐,培訓更多專業人員掌握相關知識及技巧,提供以靜觀為基礎的介入措施,並將靜觀應用於醫學和保健範疇,從而提升大眾的身心健康水平。

13 智齡世代開創者 - 健康照護 劉巨基教授(香港)

劉巨基教授Gary現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教學創新)和香港大學中風研究及預防組主任。他熱衷於投入各項研究、創新和醫學教育,以促進中風的預防和管理。

Gary不僅經常向大眾宣揚並普及中風相關知識,還積極支持在社區層面進行復康訓練,以幫助患者發揮最大復康潛能,同時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援,致力改善中風患者的康復過程和生活質素。

Gary參與研發兩個流動應用程式。第一個是「風起航App」,專為中風康復者及其照顧者設計,現正在多間醫院和社福構廣泛使用。此應用程式不僅能記錄和控制血壓等健康指數,協助使用者管理中風風險因素,還提供「學習平台」,涵蓋飲食營養、照顧者錦囊及減壓方法等實用資訊,其「資源地圖」功能亦方便使用者搜尋港澳地區的醫療及復康設施。

另一個項目是「SmartRehab」平台,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治療師為中風患者設計個人化的復康練習。它能遠程監察患者的表現和進度,並評估患者運動姿勢的準確度,從而提高復康效能。「SmartRehab」近日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創科展覽評委會特別嘉許金獎,更獲得世界中風組織支持,正在測試該平台在全球七個國家發展的可行性,推動無障礙復康服務,以致尤其中低收入國家都能受惠。

14 智齡世代開創者 - 食 文慧妍女士(香港)

文慧妍女士Queenie於2019年創立社企「The Project Futurus」,現為該機構行政總裁。她致力通過倡議、教育、社區服務及社會創新,改變大眾對「老齡化」的刻板印象,提升長者飲食質素,推廣積極正面的樂齡生活。

Queenie開發「軟餐俠」銀髮族飲食平台,親自扮演銀髮綠衣的軟餐女俠,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分享軟餐製作技巧,傳播長者吞嚥健康及飲食資訊。該平台還提供校園教學活動和軟餐到會服務,全方位推廣有尊嚴飲食。

2020年,Queenie創辦「流動五感大茶樓」,結合企業參與和社區服務,為腦退化症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體驗式懷舊點心活動。通過愉悅互動的社交體驗,有效提升他們的食慾並提供多元感官刺激;該項目已舉辦超過100場活動,服務超過2400位長者,Queenie的創新理念不僅在本地獲得認可,還吸引國際關注。2023年,她前往荷蘭【Dutch Design Week】參加展覽,項目更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2023 - 銅獎】等獎項,展示其社會創新的精神與樂齡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15 智齡世代開創者 - 住 羅凱寧女士(香港)

羅凱寧女士Stephanie現為文化村及迎進生活董事總經理,從事長者服務超過 15年,曾獲「大灣區傑出女青年企業家獎」以及「環球老齡產業拓荒者」等殊榮。她在ETNET擁有自己的專欄,專門研究香港和全球的創新安老模式並和公眾分享,其筆名為「安老職人」。

Stephanie除了經營長者生活用品鋪網「文化村」外,亦多次赴北歐及日本考察安老院舍,汲取國際先進經驗。2021年,她在香港屯門創辦首個採用北歐式生活社區設計的智慧院舍「迎進生活」,引入美國Eden Alternative「以人為主導」的院舍管理模式,配備多國先進的樂齡科技並積極與院校合作,強調長者的自主性和社交互動,並成為全港第一家進駐「友伴犬」於院舍居住的安老院。同時,她於2022年創辦文化村子品牌「The Living Gallery生活策展」的居家安老生活平台,為樂齡人士提供一站式家居改造服務及不同的上門專業服務。

Stephanie多年來致力與本地及國際安老產品公司、院舍及業者跨界別合作,為私營安老市場帶來創新、有選擇和人性化的服務,不僅改變社會對院舍的刻板印象,還成功地為家族事業重新定位,讓文化村成為不少香港人所喜愛安老服務品牌。

16 智齡世代開創者 - 行 梁淑儀女士(香港)

梁淑儀女士Doris曾任記者多年,現為「鑽的」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她的創業源於母親需要使用輪椅,卻發現市面上缺乏適合的交通服務。2009年,Doris創立「鑽的」,引進日本福祉車種,為輪椅使用者提供點到點的專業接載服務。隨後,她進一步開發「鑽的休娛」活動,為使用輪椅的長者設計和安排外出活動,致力建構快樂安老的理念,改變香港人對安老服務的傳統印象。

近年,Doris與合作夥伴結合科技和數據分析,研究資深司機的駕駛技術,開發出「同理心駕駛訓練模擬器」。這一創新工具旨在培訓新一代司機,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交通服務。她還計劃與學校合作,將此模擬器用於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共融社會的價值觀,實現STEM教育與價值教育的結合。此外,Doris正準備分享創業經驗,在香港以外地區探討輪椅轎車服務的可行性,希望將服務模式推廣到更多地區。

17 智齡世代開創者 - 學術 馬學嘉博士(新加坡)

馬學嘉博士Carol畢業於嶺南大學,獲社會科學哲學博士學位,主修社會老年學。馬學嘉博士熱心公益、是亞洲服務學習 (S-L) 及推動健康老齡化的社區研究實踐學者。

目前,馬博士是新加坡社科大學體驗式學習中心的高級專家、副教授和老年學碩士及博課程的主任。 她領導新加坡第一個由政府認可的老年學課程、社區參與和研究,並促進跨學科教育以解決老齡化問題。 

她亦積極參與多個與老齡化相關的項目,包括制定新加坡首個長者學習指南、探討疫情期間認知障礙症的懷緬治療以及與新加坡國家檔案局和失智症協會帶頭開展了以口述歷史來進行一系列懷緬及護理腦退化症患者的項目、研究數碼共融與健康老齡化,以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長者綜合照護(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實施框架。

現時馬博士亦擔任不少新加坡及國際機構的公職,包括 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照顧者和老年護理服務的顧問,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銀髮市場策略委員會的成員以及新加坡國際長壽中心(ILC-S)顧問。 在國際上,馬博士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顧問,亞洲區長壽聯盟的成員,同時也是全球天主教高等教育機構促進服務學習的Uniservitate學術委員會顧問。

18 智齡世代開創者 - 科技 林朗熙先生(香港)

林朗熙先生Roy曾在美國修讀電腦工程及工作,於2011年回流香港。他協助東興企業進行工業項目轉型,開發各種自動化產品,包括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產解決方案和機器人科技。

憑藉豐富經驗,Roy近年將業務拓展至醫療與生活自動化技術兩個新領域。他與理工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合作,設計並生產出能為中風病人恢復九成活動能力的機械手,已被多家醫療設施採用。此外,Roy成立自動導航機器人公司「博歌科技(Robocore)」,透過開發temi智能機器人的不同功能,切合用戶各種需求,現為政府機構、中小企、酒店、醫院、老人院等場所提供消毒、清潔、查詢、上網等服務。

現時,temi智能機器人在香港已售出超過1,400台,Roy亦積極開拓市場,將旗下的產品和應用方案帶入大灣區以及中國內地其他城市。

19 智齡世代開創者 - 創新 岑啟灝先生(香港)

岑啟灝先生Matthew是社企「鐵樹銀花」的創辦人。他曾到日本修讀社會學碩士,主修長者福祉,期間亦在當地安老院擔任前線照護員,並走訪不同的照護服務單位,親身觀察和體驗日本如何從政策層面,以至社區層面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可謂對日本的「介護福祉」有非常透徹和深入的認識。

Matthew 返港後成立鐵樹銀花,致力將日本值得學習的照護經驗本地化,並融入香港的安老業界及社區之中,務求「創造一個讓長者能夠自主、安心生活,並且「照護文化」以及「自立支援」,包括推出全港首創的「VR認知障礙症體驗」,引入日本介護電影《照護人》,這些項目的參加者涵蓋醫護界、社福界、教育團體、藥廠、保險界,大型企業、以至社區人士。另外,Matthew亦會親身帶領香港的團體到日本,就安老及復康服務進行深度考察及交流,並提供專業的顧問意見。至今所做的都為香港的長者照護帶來不一樣的角度,亦為未來社會發展創造更多選擇及可能性。

有關大獎詳情,請查閱黃金時代基金網站︰https://goldenage.foundation/zh-hant/SmartAgeingLeader/2024/Result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