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要有清零的決心、計劃與執行方略

2022-02-08 07:52

香港2月7日確診614宗,政府官員表示香港堅持以「動態清零」為目標。但現實上確診數字不斷爆升,若無重大干擾措施阻止疫情傳播,每日確診人數過千是指日可待,甚至好像已躺平的新加坡那樣,每日確診過萬也不出奇。不理特區政府的主觀願望是否想做到「動態清零」,但現實上很可能是「動態爆發」。香港政府的抗疫舉措,出現了重大問題。

1.「部門思維」解決不了問題。特區政府的思維是割裂的、部門化的,眼見確診急升,由開始不相信會爆發,變成研究如何處理爆發。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醫管局負壓病床不夠,當每日有過千確診時,醫院甚至臨時醫院都招呼不了確診者,所以先想到的是竹篙灣,再想到的是居家隔離。問題是香港很多人住1、200呎的單位,共用房間、廁所,居家隔離自然會變成居家感染。所以解決了一個部門(醫管局)的問題,並不等如解決問題。確診者居家隔離,難免令疫情加速擴散。

2.「做了」等如「做到了」。政府不同意進行全民檢測,認為無能力做到,市民也不接受強制措施,取而代之進行「全民自我檢測」計劃,派快速抗原檢測包給市民,做自願檢測。強制性的全民檢測可以在2、3日內完成,爭取至少有8成市民參與,快速把隱形傳播鏈找出來,一輪未清零再做第2輪、第3輪,目標是快速清零。而「全民自我檢測」的特色是加了「全民」兩個字,但可以做到2、3日內有8成市民參與嗎?在香港這個社會,不是強制的,2、3個星期有30、40%市民參與已很理想,距離清零太遠,關鍵是追不上Omicron病毒3至5日傳一代的傳播速度。順帶一問,這個「全民自我檢測」計劃,有任何機制知道有多少市民參與了嗎?

「做了」和「做到了」,有本質分別,官僚思維是我做了,就是這樣了,你不能怪我了。政治家的思維是要「做到了」為止,如不能借這個「全民自我檢測」清零,就做了等如無做。

3. 溫和收緊難阻爆發。現在傳聞政府會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例如堂食限2人之類。問題是Omicron傳播力如此之強,這些溫和措施管用嗎?

未來特區政府如無大動作,疫情的發展最可能出現2種情況:

1. 慢爆。疫情不斷向上,政府追在疫情之後加力限聚,若有相當運氣,疫情慢升而不是暴升,但又清不到零,應該搞3個月到今年5月都未掂,或者搞5個月去到7月炎夏時可以搞掂。不過大家要捱3至5個月嚴格限聚,堂食、打波、睇戲,甚至上課,慢慢等吧。

. 急爆。疫情不斷幾何級數向上,每日確診成千上萬的日子好快就到。口講清零,變作躺平。政府即使用「部門思維」去思考,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香港變成疫埠,內地自然不能讓香港貨車司機免隔離入境,日前有跨境貨車司機過關至內地時,被發現確診新冠病毒,事件影響到供港蔬菜的運輸,菜價已經飛升。內地若然不讓香港貨車司機入內,生鮮貨品運輸如何解決?若香港有大量醫護染疫,有大量老人院工作人員短期內染疫,人手一下子短缺,如何應付?爆疫之初加拿大安省就出現老人院人手缺乏問題,多倫多一間老人院無人照顧老人,住百多人的老人院一下子死了48個老人,若發生在香港,如何處理?

若上述問題無法解決,唯一出路是不接受爆發,從「一定要快速清零」開始,重新思考。特區政府要有清零的決心,要切切實實提出清零計劃與執行方略,不是說說就算。

香港疫情已經全面爆發,以全世界的抗疫經驗,只有全民檢測或禁足,才可以快速阻斷傳播。如果問問市民,要停14日好,還是再讓政府搞3、5個月好,相信很多人都會選,長痛不如短痛。

特區政府如不同意全民檢測或禁足這兩招,我也很想聽聽她的具體清零計劃是什麼。

盧永雄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