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法國科研人員發現新冠新變種 或來自非洲喀麥隆

2022-01-05 14:05

就在全球繼續疲於應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種迅速擴散以及德爾塔變種陰雲不散之際,法國的科研人員說,他們發現了一個包含多種突變的新毒株。

馬賽的IHU地中海感染研究中心(IHU Mediterranee Infection)的專家說,他們12月間在居住在馬賽附近的12名患者身上發現了這個新變種,其中第一名患者在前往中非國家喀麥隆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患者的來源地令人懷疑這個新變種毒株來自喀麥隆,或許是在非洲蔓延的新毒株。

這些法國科研人員說,他們在新毒株中發現了46種突變。這種新變種被稱為B.1.640.2,有可能對疫苗具有更強的抵抗力,而且比原始的毒株更具傳染性。

這項結果發表在健康科學網站MedRxiv,這個平臺發表那些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新變種B.1.640.2還沒有在其他國家被發現,也還沒有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值得關切的變種」。

與此同時,來自丹麥的一項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更善於規避人類的免疫系統,包括哪些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在對1萬2千戶家庭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已經接種疫苗的丹麥人中間,奧密克戎的傳染性比德爾塔多出2.7倍到3.7倍。

這項研究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這項研究還發現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比那些已經完全接種疫苗並打了加強針的人更容易傳播新冠病毒。針對奧密克戎,疫苗針對有症和重症的有效性分別減少至大約40%和80%,而加強針改進了這兩方面的數位,針對有症感染的有效性升高至86%,防止重症的有效性上升至98%。

這些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的發現證實奧密克戎的迅速擴散主要可以歸因為免疫逃避而不是基本傳染性的內在增加。」

奧密克戎繼續肆虐全世界各地,給醫療保健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美國,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的資料,截至星期六(1月1日),奧密克戎佔美國新冠病毒毒株的95.4%。

美國境內最早是在12月1日發現的奧密克戎,從那以後,該毒株已超過德爾塔,成為主導性的變種。根據約翰霍普金斯新冠病毒資源中心的資料,在奧密克戎的推動下,每日感染病例星期一(1月3日)已突破百萬。這個數字幾乎是上個星期剛剛創下的大約59萬人的記錄的兩倍,那項記錄主要也是由奧密克戎造成的。

疾控中心說,在12月25日截止的星期,奧密克戎佔美國病例的大約77%,這個比例大大超過疾控中心前一星期宣佈的58.6%的預測。

澳洲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士州的當局星期二(1月4日)報告了23,000例新增新冠感染病例,打破了新年元旦創下的22,577新增感染病例的記錄。該州的住院病例為1,344,超過了去年9月德爾塔疫情高峰期的1,268的記錄。鄰近的維多利亞州星期二公佈了14,020起新增病例,打破了星期一創下的8,577起新增病例的記錄。

昆士蘭州和南澳以及塔斯馬尼亞島星期二也報告了創紀錄的新增感染病例,使澳洲的新冠感染病例總數突破了50萬。

隨著病例激增,醫療人員在感染病毒後休假,澳洲各地醫院出現嚴重的人手短缺。檢測中心也被逼關閉,原因包括人手短缺或者測試人數太多而造成積壓。不過,總理莫里森拒絕了讓坎培拉的聯邦政府向所有澳洲人提供免費快速抗原檢測的呼籲。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