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 探討「立德樹人」 東華三院舉辦校長德育論壇 攜手為國育才
2024-12-11 15:02
隨着國家教育部於2017年推出《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方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強調「立德樹人、教育強國」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東華三院秉承「興學育才」的使命,一直致力推動德育,並與內地教育界持續加強聯繫,締結了超過一百對姊妹學校,又與多所頂尖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東華三院於11月22日在教育局的支持下,與香港教育大學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合辦「校長德育論壇——中華美德與學校德育的構想和實踐」,廣邀內地及香港的教育界專家及領袖參與論壇,透過專題演講及分組討論,分享教學經驗及研究成果,經驗互鑑,共同為國育才。
德育是人才培育核心 教育工作者需以身作則
論壇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太平紳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何金暉處長,以及內地和香港超過350名校長及副校長等學校領導參與。蔡若蓮局長先以「新時代下香港的德育策略」為題進行主講,指出五育以「德育」為首,更是人才培育的核心,在新時代的衝擊下,要讓學生塑造品格、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
蔡局長又認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情操,以身作則營造有利學習的氛圍;同時以中華文化為主軸,落實德育教育,培育學生認識及實踐傳統中華美德,厚植家國情懷,成為未來棟樑,為國家及香港作出貢獻。」
冀與教育界聯手 讓學生成國家棟樑
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女士開幕致辭時表示:「東華三院一直積極傳揚樂善濟眾、立己立人的精神,屬校統一以『勤、儉、忠、信』為校訓,並以傳統德目作為學生進德修業的依據。是次論壇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彼此共同探討實踐品德教育的各種策略。」鄧明慧女士亦希望能與教育界同仁攜手,繼續以中華美德為本,讓學生在德育的滋養下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樑。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在視像致辭中表示,東華三院自辦學以來一直為師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長平台,並積極拓展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是次論壇是一個匯聚智慧的盛會,更是香港與內地教育界深化合作、增進友誼的重要契機。
知行合一 培育才德兼備人才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太平紳士以視像形式主講「新時期香港學校價值觀教育的發展和實踐」時,分別從中華美德、生命教育、廿一世紀人才培養等多角度對德育發展進行分析。他指出,未來需要才德兼備的人才——「才」是指專才、通才及創才;「德」是指專業操守、愛國情懷及愛國主義、守正及創新,並且尊重多元文化的人。「生命教育即全人教育,包括健康教育、社會學科、公民教育等,道德人文哲學中的道德、倫理及政治方向一致才能達致『知行合一』。」
忠恕之道 教育者應從身教開始
而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黃向陽教授則主持「中道之教與恕道之教的探索」。黃向陽教授以孔子先師的故事為例,中華美德秉持中庸之道(中道),過猶不及。他強調尋找道德底線有賴於忠恕之道(恕道):「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育者應該以身作則進行身教,讓學生親自感受並學習中庸之道。」
積極推動德育發展 東華三院以培德育才為己任
東華三院自1880年興辦義學以來,一向重視學童的品德發展。2012年起編撰並推出「東華三院德育課程」,並於2019/20學年籌備「東華三院德育課程拓展計劃」,將東華三院歷史扣連香港百多年來的社會變遷脈絡,透過「知、情、意、行」的教育理念,豐富學科的人文觀、同時加強傳統中國文化的熏陶,從而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及家國情懷,讓東華精神成為學生進德立業、立己達人的標杆。
現時「東華三院德育課程」分為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版本,課程內容不僅基於東華及香港歷史,還輔以短片、卡通、故事及考察活動等多元教學方式增添趣味。為加深師生對東華文化的理解,東華三院每年均組織教師考察團及學生「東華文化承傳人」活動;並舉辦聯校歷史問答比賽,強化學生對德育課程內容的掌握。學年結束時亦會進行問卷調查及師生訪談,然後根據評估結果及反饋調適課程,並因應社會變化修訂教學材料。
隨着拓展計劃的推行,為了讓教師和學校更容易理解學科價值觀教育的實踐模式,東華三院安排了中層領導及前線教師培訓,讓學校逐漸適應不同課程之間的協同協作,以及專家學者與教師分享經驗和看法,推動「德育入科」的教育實踐。
東華三院亦會鼓勵家長與子女一同參與院本、校本德育相關的活動,共同促進學生在品德方面的成長,學會關心社會、服務他人。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