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民 - 「快餐式」的溝通|家長教室

2024-09-25 11:37

梁康民  - 「快餐式」的溝通|家長教室
梁康民 - 「快餐式」的溝通|家長教室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最近公布本港最新數據,顯示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比2022年顯著增加,情況令人憂慮。香港人生活忙碌,凡事爭分奪秒,沒有足夠時間與孩子溝通,家長很易忽略子女在生活上面對的困擾。很多家長奉行「快餐式」的溝通模式,希望用最短時間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如果在學習上一切順利,家長就以為子女沒有心事,直至孩子出現問題,老師投訴,甚至闖了大禍,家長才急就章與孩子溝通。

所謂「快餐式」溝通,家長希望在15分鐘內把孩子的功課檢查妥當,簡單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至於孩子近期是否面對壓力、內心有否憂慮、有否面對人際關係等問題,家長無暇深究。「快餐式」溝通講求快而簡,往往只是家長問、孩子答,家長設定了幾個想知道的問題,孩子只答而不許問。這樣,家長就容易忽略孩子的內心世界,而孩子則會覺得父母不了解自己。

家長最好每星期最少安排3天,每天抽出最少半小時與孩子溝通,溝通過程必須拋開生活瑣事與孩子交心,便能體會真正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效果。另外,要學習先聆聽後說話,要深入與孩子作真誠的溝通,必須先聆聽孩子心底話,而固有的答問溝通方式,孩子只會覺得父母在盤問自己或要向父母作出報告交代,溝通會變得刻板而欠缺感情。亦有家長把與孩子溝通與教訓孩子畫上等號,向孩子訓誨,結果子女不願與父母說話。

最後,家長要追求「立體式」的溝通。不要只着眼於孩子的功課與成績,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樣重要。子女想與父母傾談的,往往不是功課問題,而是結交朋友、與老師相處或是好奇心引發的問題。另外,溝通的模式亦應多元化,不要只限於傾談,還可自製心事卡,以文字或圖畫,或用網上社交媒體與青少年子女溝通。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梁康民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家長全動網親職教育註冊社工梁康民先生。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9月25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文廸姑娘 - 開心上學去|家長教室

韓曄 - 養仔容易教仔難|家長教室

凌婉君 - 從劇集認識孩子道德發展|家長教室

Laura - 玩轉青春期|家長教室

文廸 - 彈性|家長教室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