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掌握國安教育 家校無縫合作 星島新聞集團主辦 嘉賓講者線上分享

2024-06-07 12:42

星島新聞集團早前舉行「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線上教育講座」,邀請了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中),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右)及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左)作分享。
星島新聞集團早前舉行「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線上教育講座」,邀請了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中),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右)及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左)作分享。

政府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學校與家長必須緊密配合,才可以增加學生對有關方面的認知。星島新聞集團早前舉行「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線上教育講座」,邀請了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及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作分享,主題包括「透過家校合作,加強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國家安全與我的關係」,以及「從故事看國家安全教育」。

記者︰蔡婉如 攝影:陳鐵剛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國安條例是依法辦事,只針對企圖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在香港生活和做生意的人不會受影響,他們會有更安全的營商環境。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國安條例是依法辦事,只針對企圖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在香港生活和做生意的人不會受影響,他們會有更安全的營商環境。
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外國的相關法例更嚴厲;國安法和國安條例是針對想破壞我們正常生活的人士,保障市民,大家毋須擔心,反而值得安心。
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外國的相關法例更嚴厲;國安法和國安條例是針對想破壞我們正常生活的人士,保障市民,大家毋須擔心,反而值得安心。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若起首便教國安法律會令教師有很大心理壓力,因為他們不是讀法律出身,學生接收時也覺得沉悶,因法律條文永遠都很枯燥。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若起首便教國安法律會令教師有很大心理壓力,因為他們不是讀法律出身,學生接收時也覺得沉悶,因法律條文永遠都很枯燥。
教師在備課時,可參考教育局國家安全教育資源網頁,製作教材。
教師在備課時,可參考教育局國家安全教育資源網頁,製作教材。

 

尚有不足1個月,香港便回歸祖國27年。近年國家安全教育已成為中小學課程不可缺少的一環,《星島日報》、《星島學習平台》和《星島教育》早前特意合辦「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線上教育講座」,主題是透過家校合作,認識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邀請了3名嘉賓講者,就不同講題,與中、小學校長、教師及家長分享。

是次3名嘉賓講者,均分別對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有深入認識,其中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就「透過家校合作,加強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希望給教師和家長一些建議,加強雙方合作增加學生的認知。


維護國安責無旁貸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責無旁貸。他強調國家安全條例是防禦性法律,非攻擊別人,「國安條例是依法辦事,只針對企圖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在香港生活和做生意的人不會受影響,他們會有更安全的營商環境。」

他解釋,世界各地均有國安法,以維護國家安全,因為任何事情均很容易被利用傳遞假消息,再煽動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他舉例早前政府與內地達成兩地器官移植合作的協議,恰巧有1名本港兒童透過協議得到從內地居民捐贈而來的心臟,但卻被人渲染為港人簽訂了器官捐贈以後,其器官會被帶到內地使用,「這明顯是錯的,若器官無法在本地配對,而內地有需要時,器官才會運到內地。針對這些虛假消息,特區政府有必要澄清和反駁,以維護國家穩定。」


教師身兼3大角色

鄧炳強表示,教師在國家安全議題上有3個重要的角色,包括法治播道者,他們需要向學生灌輸守法、法治的重要性,例如有些人想欺騙學生,慫恿他們只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教師和家長便必須做好把關,從小開始就好好教育年輕人守法。

同時,教師亦是國家安全捍衛者,必須使學生或下一代明白何謂國家安全;並強調大家都有責任捍衛國家安全,若遇到有人想危害國家,必須舉報吹哨者。

另一方面,教師也是成長引導者,必須教導學生在正向思維中成長,而非只對社會不滿,應該啟發他們以正面的方式和思維,使香港變得更好。

他補充,政府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從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及傳媒宣傳等4個範疇着手,進一步推廣愛國主義,增加學生對國家認識以及國民身份認同。

他亦鼓勵多帶學生到內地交流,感受國家的文化,以增加對國家歸屬感及國民身份的認同,「記得經常聽到學生誤解國家發展落後,但他們到內地交流以後,發現國家發展文明、進步,且內地人也很有禮。」而教師安排制服團體學習國家安全或發展時,可安排他們到內地參觀包括航天科技或新能源汽車等,透過活動增加青少年對國家的歸屬感。

 

生活日常學維穩 從小植國民身份

第二場線上講座由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主講,主題是「國家安全與我的關係」,她強調國家安全與市民關係密切,只有國家安全和穩定,市民才可以安居樂業,經濟才能得以繁榮發展,又鼓勵教師多以日常例子加以發揮,加強學生對國家安全的了解。


政局穩定利民生經濟

范徐麗泰表示,國家安全有5大要素,分別是「以民為本」、「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同時涵蓋「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最後亦包括「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

她進一步解釋,在全球化大環境下,中國和世界的安全已密不可分,中國鄰近有17個國家,若任何一個國家政治不穩都會影響中國,因此中國以及其周邊國家的安全極其重要,只有國家安全,才能使經濟發達,促進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達致互惠互利。反之,若政權不安全,平民百姓連日常生活都沒辦法保障,經濟發展亦會受損;她舉例,如利比亞在「阿拉伯之春」後政權不穩,甚至影響經濟,民不聊生。

她在講座上列出本港與西方的國安法,比較兩者的刑罰,本港已較寬鬆。而且補充法律不會影響普通市民,「外國的相關法例更嚴厲,但很多港人仍選擇移民到該處,因為他們知道相關法例不會影響平民;國安法和國安條例是針對想破壞我們正常生活的人士,保障市民,大家毋須擔心,反而值得安心。」

學生多到內地交流,可增加對國家歸屬感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學生多到內地交流,可增加對國家歸屬感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參加講座長知識

她鼓勵教師多參加講座,例如以講解「一國兩制」或「國安法」的主題,以便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講座問答期間,聽到很多老師害怕教導時踩紅線,其實他們可將日常例子加以發揮再分享。她舉例指,在飯堂內,1名較高大及年長的同學,因看到旁邊同學午飯餸菜較吸引,因而搶奪了過來。老師便可加以發揮——某些西方強國覬覦中東國家石油資源,因而掠奪過來,只有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國家才可以保護自己免受侵略。

此外,她觀察到不少和國安教育有關的活動,例如唱國歌、升國旗均很受同學歡迎,「其實全世界都有這樣做,美國教導學生從小唱國歌,因為要確立自己的身份。我們實在有必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保障社會繁榮穩定,不受外國勢力影響。」
 


看故事趣學國安法 深入認識安全風險

第三場線上講座請來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分享「從故事看國家安全教育」。鄧飛是教師出身,觀摩了不少教師教導國家安全的方法,他鼓勵教師可從故事入手,其後再慢慢講解和國家安全有關的法律,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鄧飛表示,教導小學生和中學生國安教育,因應程度也有些分別。在小學方面,教導的東西不能太複雜,例如填字遊戲或拼圖遊戲便好,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國家安全觀的概念,建立文字印象;但當學生升上中學有一定水平後,便可從概念上教導他們,例如透過舉例或故事等,教師亦必須以新穎方法教導才可吸引學生,「過往觀察到有教師教導時將重點放在兩部國家安全法上,但僅鎖定在此是不足夠,也是不合理的。」


解難方式教育

他表示,明白國安教育對教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教師不是專科專教,「若起首便教國安法律會令教師有很大心理壓力,因為他們不是讀法律出身,但又要教導相關內容,根本無法發揮,講解自然較辛苦,學生接收時也覺得沉悶,因法律條文永遠都很枯燥。」

他建議教師可用Problem solving(解難方式)教育,先讓同學了解國家安全在不同範疇上面臨的風險,每個風險最少配對一個故事,讓他們了解在這範疇有甚麼國家安全問題,然後再解釋如何用法律手段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從中滲入兩部國家安全法的內容,便會更事半功倍。

在教導國安教育時,教師可透過故事讓學生掌握較深的概念。
在教導國安教育時,教師可透過故事讓學生掌握較深的概念。


參考權威教材

他以「鴉片戰爭」作為例子,指英國人為了鴉片,攻打中國清朝,其後清朝戰敗,並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及上海「五口通商」,使軍事安全受威脅;簽訂《南京條約》後割讓了香港島,使國土安全受威脅。透過此例子,便可令學生容易理解一點。

他並補充,教師在備課時,選取的教材要有權威,「教師不要在網上找道聽途說的東西,始終是教學生,教材是應該要標準的。」他推介了教育局國家安全教育資源網頁、中國國家安全部的微信公號,以及國家保密總局屬下出版社—保密觀微信公號,「這些網站的資料涵蓋定義,案例也不時更新,更重要是有官方認證,值得教師參考使用。」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