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通|尚海龍:送紅包促成入學屬個別事件 高才通協會加強宣揚防賄訊息

2024-06-07 12:28

新來港人才被指向學校送紅包促成子女入學,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尚海龍相信這屬個別事件。
新來港人才被指向學校送紅包促成子女入學,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尚海龍相信這屬個別事件。

政府鼓勵將科研成果商品化,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昨舉辦人才對接活動,以「速配互選」形式配對大學學者與「高才通」人才,促成雙方合作,冀通過成立初創企業,加快將研究成果落地轉化。對於近日有指新來港人才向學校送紅包促成子女入學,協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尚海龍相信屬個別事件,認為人才均為知識分子,具有守法意識,呼籲大眾勿因個別事件標籤所有循人才計劃來港的人士。

記者 盧嘉潁

尚海龍(右)昨出席城大人才對接活動,聆聽內地人才向大學教授的匯報。
尚海龍(右)昨出席城大人才對接活動,聆聽內地人才向大學教授的匯報。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昨舉辦人才對接活動。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昨舉辦人才對接活動。
活動以「速配互選」形式配對大學學者與「高才通」人才,促成雙方合作。
活動以「速配互選」形式配對大學學者與「高才通」人才,促成雙方合作。
活動冀通過成立初創企業,加快將研究成果落地轉化。
活動冀通過成立初創企業,加快將研究成果落地轉化。
20名出席活動的城大教授先後講述其研究成果及商品化的目標。
20名出席活動的城大教授先後講述其研究成果及商品化的目標。
教育局去年7月批准7項人才入境計劃申請人的子女來港就學。 資料圖片
教育局去年7月批准7項人才入境計劃申請人的子女來港就學。 資料圖片
近日有傳個別「人才家長」為促成子女入學,向學校送紅包。 資料圖片
近日有傳個別「人才家長」為促成子女入學,向學校送紅包。 資料圖片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與城市大學昨舉辦以「速配互選」形式進行的人才招募會,20名出席活動的城大教授先後講述其研究成果及商品化的目標,隨後69名循「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來港,分別從事人工智能、生物醫療和新材料及新能源範疇的內地人才,輪流向學者簡述其商界經驗及成就,雙方再討論如何達至合作共贏。活動最終成功配對23對人才及教授,並簽訂合作協議。


城大學者與高才「速配」

城大高級副校長(創新與企業)楊夢甦、立法會議員兼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昨亦出席活動,聆聽內地高才匯報。尚海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協會在今年1月底開始舉辦人才對接活動,已先後為香港大學及科技大學,成功配對合共逾40對人才及教授,當中不少人才曾任職知名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層。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約有11萬名人才經各項人才計劃來港,尚海龍表示,不少內地人才期望來港創業,政府亦鼓勵大學將科研成果商品化,惟「創業家的性格、質素和能力和研究人員不同,很多教授懂得做研究,但未必懂得創業」,形容活動目的是「送高才上門給高校」,促成雙方合作達至共贏。他透露,未來計劃到中文大學及理工大學進行「速配」,冀可成功配對100對人才及教授,衍生至少100間初創企業。


冀衍生至少100間初創

另外,教育局去年7月批准7項人才入境計劃申請人的子女來港就學,近日有傳個別「人才家長」為促成子女入學,向學校送紅包,尚海龍認為,個別新來港人才或誤解入讀名牌學校存在「潛規則」而走「捷徑」,「香港有香港的規矩和公平性,一些土生土長的香港學生也不一定入到『神校』」,他指,協會目前已因應情況,在內地社交平台的公眾號加強宣揚防賄訊息。

尚海龍續指,相信循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人才,大部分都是「高質素、有能力」的人,呼籲當中的家長宜預留充足時間規劃子女來港升學,勿走「捷徑」以身試法;又認為事件屬個別個案,期望港人及學校勿因此標籤他們。

身兼小學校長的新界校長會主席朱偉林表示,目前未有聽聞「人才家長」向學校送紅包的事件,他指學校如遇上任何行賄的行為,應立即拒絕並報警求助。他又鼓勵學校在「插班」申請表章程及學校網站上標明防止賄賂訊息,並提醒校務處職員及教師處理學生入學申請時不要受賄。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