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學界關注經濟負擔 蔡若蓮:學校可用營辦津貼支付

2024-02-01 10:52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表示,局方會協助學校制訂和推行校本環保政策,學校可運用營辦津貼支付垃圾徵費帶來的開支。 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表示,局方會協助學校制訂和推行校本環保政策,學校可運用營辦津貼支付垃圾徵費帶來的開支。 資料圖片

垃圾徵費將在8月1日實施,學界亦關注徵費帶來的經濟負擔和執行細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表示,局方會協助學校制訂和推行校本環保政策,學校可運用營辦津貼支付垃圾徵費帶來的開支。她又指,環境保護署通過多個計劃和活動,在學校推廣環保意識。環境運動委員會至今已為逾1000間中小學提供廢物回收箱,鼓勵學校回收廢紙、膠樽和金屬。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昨提出書面質詢,關注教育局會否為公營學校提供指定袋和標籤。 資料圖片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昨提出書面質詢,關注教育局會否為公營學校提供指定袋和標籤。 資料圖片


逾千校設廢物回收箱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昨提出書面質詢,關注教育局會否為公營學校提供指定袋和標籤,或增撥津貼供學校購買。蔡若蓮回覆指,學校可運用「營辦開支整體津貼」或「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支付垃圾收費。她稱目前環保署並未統計學校產生及棄置的固體廢物量,未來教育局會與環保署和環境及生態局保持聯繫,為學校提供適切支援,教育局亦會協助學校制訂和推行校本環保政策,並準備垃圾徵費相關的學與教資源。

蔡若蓮指,環保署與環境運動委員會一直推行「學校廢物分類及回收計劃」,並為參與學校提供分類回收箱,至今已向1028間中小學提供,並舉辦「學生環境保護大使」、「環保風紀」等計劃;至於學校參與或合辦的「綠展隊」宣傳推廣活動有約1300次,逾45000人次參與;環境局「可持續發展學校外展計劃」亦在本年加強減廢和回收教育,包括安排約40場參觀活動,向逾8800名師生介紹都市固體廢物的種類和處理方法等。

本報記者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