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發展史 公屋源於一場火災|悅讀歷史

2024-01-05 21:11

香港公屋源於一場火災

最近有消息指,彩虹邨將會是下一輪重建公屋。其特色七彩外牆,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其實在「打卡勝地」之外,彩虹邨也是居民的家。房屋乃民生之本,回顧香港歷史,曾經有一段日子近郊都是一間間依山而建的木屋、鐵皮屋。那時的居民生活環境惡劣,未有大型屋邨的蹤影。直至1953年,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火災,改寫了香港社會發展史,帶領香港住屋追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最近有消息指,彩虹邨將會是下一輪重建公屋。
最近有消息指,彩虹邨將會是下一輪重建公屋。
其特色七彩外牆,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
其特色七彩外牆,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
其實在「打卡勝地」之外,彩虹邨也是居民的家。
其實在「打卡勝地」之外,彩虹邨也是居民的家。
房屋乃民生之本,回顧香港歷史,曾經有一段日子近郊都是一間間依山而建的木屋、鐵皮屋。
房屋乃民生之本,回顧香港歷史,曾經有一段日子近郊都是一間間依山而建的木屋、鐵皮屋。
那時的居民生活環境惡劣,未有大型屋邨的蹤影。
那時的居民生活環境惡劣,未有大型屋邨的蹤影。
直至1953年,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火災,改寫了香港社會發展史,帶領香港住屋追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直至1953年,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火災,改寫了香港社會發展史,帶領香港住屋追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石硤尾大火災民逾5萬

上世紀40、50年代,內地爆發國共內戰(1945年),不少人移居香港,在山邊用木及鐵皮建寮屋,其時本港人口急劇上升。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時,深水埗石硤尾白田村木屋區起火,火勢本來並不猛烈,但一陣北風使火頭分散為三個大火頭,火速蔓延至石硤尾村、窩仔村(今主教山附近),火勢因而一發不可收拾。火災後,消防局總局長形容這場火是「火的風暴」,調查後估計大火起因是傾倒於火水爐的溶膠。
上世紀50年代,不少基層全家大小都在家穿膠花、黏膠鞋,以補貼家計。估計當時就是有村民在家中用溶膠黏貼膠鞋,因意外推倒附有電油的樹膠溶液,引致起火。
根據當日報道,受影響的寮屋數目有2,580間,雖然死傷數少,但災民卻有約4.8萬人。災後政府成立了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跟進救濟事宜,亦建立了一些臨時診療所,截至1954年3月,這些臨時診療所合共治理2萬餘災民。又根據《香港年報1954》,這場大火災民多達5.8萬人,後來政府報告修正災民數目是5.6萬人。

上世紀40、50年代,內地爆發國共內戰(1945年),不少人移居香港,在山邊用木及鐵皮建寮屋,其時本港人口急劇上升。(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上世紀40、50年代,內地爆發國共內戰(1945年),不少人移居香港,在山邊用木及鐵皮建寮屋,其時本港人口急劇上升。(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時,深水埗石硤尾白田村木屋區起火,火勢本來並不猛烈,但一陣北風使火頭分散為三個大火頭,火速蔓延至石硤尾村、窩仔村(今主教山附近),火勢因而一發不可收拾。(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時,深水埗石硤尾白田村木屋區起火,火勢本來並不猛烈,但一陣北風使火頭分散為三個大火頭,火速蔓延至石硤尾村、窩仔村(今主教山附近),火勢因而一發不可收拾。(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火災後,消防局總局長形容這場火是「火的風暴」,調查後估計大火起因是傾倒於火水爐的溶膠。
火災後,消防局總局長形容這場火是「火的風暴」,調查後估計大火起因是傾倒於火水爐的溶膠。
上世紀50年代,不少基層全家大小都在家穿膠花、黏膠鞋,以補貼家計。
上世紀50年代,不少基層全家大小都在家穿膠花、黏膠鞋,以補貼家計。
估計當時就是有村民在家中用溶膠黏貼膠鞋,因意外推倒附有電油的樹膠溶液,引致起火。(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估計當時就是有村民在家中用溶膠黏貼膠鞋,因意外推倒附有電油的樹膠溶液,引致起火。(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根據當日報道,受影響的寮屋數目有2,580間,雖然死傷數少,但災民卻有約4.8萬人。(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根據當日報道,受影響的寮屋數目有2,580間,雖然死傷數少,但災民卻有約4.8萬人。(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災後政府成立了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跟進救濟事宜,亦建立了一些臨時診療所,截至1954年3月,這些臨時診療所合共治理2萬餘災民。又根據《香港年報1954》,這場大火災民多達5.8萬人,後來政府報告修正災民數目是5.6萬人。圖為石硤尾大火的災民在輪候救濟米糧。(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災後政府成立了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跟進救濟事宜,亦建立了一些臨時診療所,截至1954年3月,這些臨時診療所合共治理2萬餘災民。又根據《香港年報1954》,這場大火災民多達5.8萬人,後來政府報告修正災民數目是5.6萬人。圖為石硤尾大火的災民在輪候救濟米糧。(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安置災民發展公共房屋

石硤尾大火後包寧平房建成,用以臨時安置災民,徙置事務處亦成立。其後再成立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等等),提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其後數年內,徙置事務處開始在黃大仙、觀塘等地興建徙置屋邨。
1962年,工務局開始興建廉租屋邨,供低收入家庭申請,落成後便交給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廉租屋邨包括黃大仙上邨、長沙灣邨、牛頭角上邨等。1964年政府頒布《寮屋管制、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檢討》白皮書:一是嚴格管制現有木屋區,二是加速徙置大廈和廉租屋的興建,三是放寬入住徙置大廈的資格。
1968年,政府決定試行改建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廈,改善設施。1973年,徙置事務處和屋宇建設委員會合併成為新的房屋委員會,開始推行重建計劃,改善公共房屋質素。一些殘舊的屋邨被清拆,主要是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廈。
1978年,政府推行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計劃,出售6個屋苑單位。直至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

石硤尾大火後包寧平房建成,用以臨時安置災民,徙置事務處亦成立。
石硤尾大火後包寧平房建成,用以臨時安置災民,徙置事務處亦成立。
其後再成立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等等),提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
其後再成立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等等),提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
其後數年內,徙置事務處開始在黃大仙、觀塘等地興建徙置屋邨。圖為石硤尾徙置區,是香港首個徙置區。
其後數年內,徙置事務處開始在黃大仙、觀塘等地興建徙置屋邨。圖為石硤尾徙置區,是香港首個徙置區。
位於大坑東道的大坑東徙置屋邨。(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位於大坑東道的大坑東徙置屋邨。(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白田徙置屋邨第六座。(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白田徙置屋邨第六座。(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現時的白田邨正是重建當年大火後石硤尾、李鄭屋及大坑東徙置區而成,現今已看不見當年的痕跡。
現時的白田邨正是重建當年大火後石硤尾、李鄭屋及大坑東徙置區而成,現今已看不見當年的痕跡。
1962年,工務局開始興建廉租屋邨,供低收入家庭申請,落成後便交給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廉租屋邨包括黃大仙上邨、長沙灣邨、牛頭角上邨等。1964年政府頒布《寮屋管制、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檢討》白皮書:一是嚴格管制現有木屋區,二是加速徙置大廈和廉租屋的興建,三是放寬入住徙置大廈的資格。圖為1967年租住牛頭角新區的徙置區租住証。
1962年,工務局開始興建廉租屋邨,供低收入家庭申請,落成後便交給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廉租屋邨包括黃大仙上邨、長沙灣邨、牛頭角上邨等。1964年政府頒布《寮屋管制、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檢討》白皮書:一是嚴格管制現有木屋區,二是加速徙置大廈和廉租屋的興建,三是放寬入住徙置大廈的資格。圖為1967年租住牛頭角新區的徙置區租住証。
1973年,徙置事務處和屋宇建設委員會合併成為新的房屋委員會,開始推行重建計劃,改善公共房屋質素。圖為石硤尾邨第18座改裝第一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1973年,徙置事務處和屋宇建設委員會合併成為新的房屋委員會,開始推行重建計劃,改善公共房屋質素。圖為石硤尾邨第18座改裝第一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一些殘舊的屋邨被清拆,主要是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廈。 1978年,政府推行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計劃,出售6個屋苑單位。直至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圖為大窩口邨的第二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一些殘舊的屋邨被清拆,主要是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廈。 1978年,政府推行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計劃,出售6個屋苑單位。直至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圖為大窩口邨的第二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美荷樓是現存最後一棟H型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現已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圖中可見美荷樓今昔。
美荷樓是現存最後一棟H型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現已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圖中可見美荷樓今昔。

公屋歷史反映民生

居住環境改善

1953年石硤尾大火發生後,政府開始興建公共房屋供貧苦大眾租住。當時,這些房屋稱為「徙置大廈」。
及至上世紀60年代,這些租住房屋改稱為「新區」,給大眾的感覺是「新發展的地區」,並非強制被徙置至某區。房屋名稱改變代表政府政策取向改變,由安置貧苦大眾「有瓦遮頭」,至發展新地區給低下階層。除徙置事務處外,政府亦設置房宇建設委員會,提供較佳質素的房屋給中下階層人士。
70年代,政府成立房屋委員會,合併原有的徙置事務處及房宇建設委員會,全部公營房屋改稱為「公共屋邨」。由這時開始,政府推出10年建屋計劃,大力發展公屋。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置其屋,出售公營房屋。由昔日提供租住公屋至出售公營房屋,讓市民擁有物業資產。

1953年石硤尾大火發生後,政府開始興建公共房屋供貧苦大眾租住。當時,這些房屋稱為「徙置大廈」。圖為1963年興建中的柴灣邨第三型徙廈,後方則為興建中的第四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1953年石硤尾大火發生後,政府開始興建公共房屋供貧苦大眾租住。當時,這些房屋稱為「徙置大廈」。圖為1963年興建中的柴灣邨第三型徙廈,後方則為興建中的第四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及至上世紀60年代,這些租住房屋改稱為「新區」,給大眾的感覺是「新發展的地區」,並非強制被徙置至某區。圖為石籬邨第11座第四型徒廈。(維基百科圖片)
及至上世紀60年代,這些租住房屋改稱為「新區」,給大眾的感覺是「新發展的地區」,並非強制被徙置至某區。圖為石籬邨第11座第四型徒廈。(維基百科圖片)
房屋名稱改變代表政府政策取向改變,由安置貧苦大眾「有瓦遮頭」,至發展新地區給低下階層。圖為牛頭角下邨第13座第五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房屋名稱改變代表政府政策取向改變,由安置貧苦大眾「有瓦遮頭」,至發展新地區給低下階層。圖為牛頭角下邨第13座第五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除徙置事務處外,政府亦設置房宇建設委員會,提供較佳質素的房屋給中下階層人士。圖為梨木樹邨第3、5及6座第七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除徙置事務處外,政府亦設置房宇建設委員會,提供較佳質素的房屋給中下階層人士。圖為梨木樹邨第3、5及6座第七型徙廈。(維基百科圖片)
70年代,政府成立房屋委員會,合併原有的徙置事務處及房宇建設委員會,全部公營房屋改稱為「公共屋邨」。由這時開始,政府推出10年建屋計劃,大力發展公屋。圖為2008年7月的梨木樹(二)邨第1座。(維基百科圖片)
70年代,政府成立房屋委員會,合併原有的徙置事務處及房宇建設委員會,全部公營房屋改稱為「公共屋邨」。由這時開始,政府推出10年建屋計劃,大力發展公屋。圖為2008年7月的梨木樹(二)邨第1座。(維基百科圖片)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置其屋,出售公營房屋。由昔日提供租住公屋至出售公營房屋,讓市民擁有物業資產。圖為梨木樹(二)邨第6座。(維基百科圖片)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置其屋,出售公營房屋。由昔日提供租住公屋至出售公營房屋,讓市民擁有物業資產。圖為梨木樹(二)邨第6座。(維基百科圖片)

政府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計劃的6個屋苑:

葵涌悅麗苑
葵涌悅麗苑
觀塘順緻苑
觀塘順緻苑
柴灣山翠苑
柴灣山翠苑
何文田俊民苑
何文田俊民苑
香港仔漁暉苑
香港仔漁暉苑
沙田穗禾苑
沙田穗禾苑
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小型社區建立歸屬感

1954年,徙置屋邨以H型樓宇為主,部分地下單位為小店舖,天台為學校,其他社區設備較少,沒有商場、公園,社區中心等娛樂設施也不多。
在70年代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公共屋邨以社區為發展概念,如公共屋邨內有學校、商場、巴士總站、公園和社區中心等。一些屋邨如太和邨更將商場和鐵路站融合在一起,又如油塘邨有大型商場等,牛頭角邨內甚至有展示閣回顧昔日徙置區面貌,猶如一個歷史展覽。
綜合來說,屋邨由昔日只提供居住場所,變為提供多元設施,讓居民有更佳的生活,有助建立歸屬感。

1954年,徙置屋邨以H型樓宇為主,部分地下單位為小店舖,天台為學校,其他社區設備較少,沒有商場、公園,社區中心等娛樂設施也不多。
1954年,徙置屋邨以H型樓宇為主,部分地下單位為小店舖,天台為學校,其他社區設備較少,沒有商場、公園,社區中心等娛樂設施也不多。
在70年代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公共屋邨以社區為發展概念,如公共屋邨內有學校、商場、巴士總站、公園和社區中心等。圖為太和邨。(維基百科圖片)
在70年代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公共屋邨以社區為發展概念,如公共屋邨內有學校、商場、巴士總站、公園和社區中心等。圖為太和邨。(維基百科圖片)
一些屋邨如太和邨更將商場和鐵路站融合在一起,圖為油塘邨。(維基百科圖片)
一些屋邨如太和邨更將商場和鐵路站融合在一起,圖為油塘邨。(維基百科圖片)
油塘商場大本型中庭
油塘商場大本型中庭
牛頭角邨內甚至有展示閣回顧昔日徙置區面貌,猶如一個歷史展覽。圖為牛頭角上邨。(維基百科圖片)
牛頭角邨內甚至有展示閣回顧昔日徙置區面貌,猶如一個歷史展覽。圖為牛頭角上邨。(維基百科圖片)
屯門友愛邨和安定邨的愛定商場平台設有空中運動營。(基滙資本提供圖片)
屯門友愛邨和安定邨的愛定商場平台設有空中運動營。(基滙資本提供圖片)
空中運動營設有不同運動設施,包括籃球場、足球場、滑輪運動場、跑步基地及空中庭園等。(基滙資本提供圖片)
空中運動營設有不同運動設施,包括籃球場、足球場、滑輪運動場、跑步基地及空中庭園等。(基滙資本提供圖片)

今昔生活人情變遷

昔日的徙置大廈,160呎可居住5人,大家在狹窄居住環境中生活;H型徙置大廈甚至沒有獨立的廚廁,居民在走廊中進行煮食,亦打開大門以便通風。居民鄰舍關係十分良好,大家在公餘時間與街坊談天說地,閒話家常,一起打麻雀等,孩童則在走廊中或樓下空地一起遊玩,彼此守望相助。
今天160呎可能只住1人或2人,大家居住環境寬敞了,但鄰舍關係卻疏遠了,因為大家都會把私人與公共空間徹底分隔,各家的大門大多也會關上,減少了與鄰居們交往,鄰居孩子們更較少一起遊玩,一些居民甚至連鄰居姓甚麼也不知道。

 

昔日的徙置大廈,160呎可居住5人,大家在狹窄居住環境中生活;
昔日的徙置大廈,160呎可居住5人,大家在狹窄居住環境中生活;
H型徙置大廈甚至沒有獨立的廚廁,居民在走廊中進行煮食,亦打開大門以便通風。
H型徙置大廈甚至沒有獨立的廚廁,居民在走廊中進行煮食,亦打開大門以便通風。
居民鄰舍關係十分良好,大家在公餘時間與街坊談天說地,閒話家常,一起打麻雀等,孩童則在走廊中或樓下空地一起遊玩,彼此守望相助。
居民鄰舍關係十分良好,大家在公餘時間與街坊談天說地,閒話家常,一起打麻雀等,孩童則在走廊中或樓下空地一起遊玩,彼此守望相助。
今天160呎可能只住1人或2人,大家居住環境寬敞了,但鄰舍關係卻疏遠了,圖為TVB《安樂蝸》中160呎的單位。
今天160呎可能只住1人或2人,大家居住環境寬敞了,但鄰舍關係卻疏遠了,圖為TVB《安樂蝸》中160呎的單位。
因為大家都會把私人與公共空間徹底分隔,各家的大門大多也會關上,
因為大家都會把私人與公共空間徹底分隔,各家的大門大多也會關上,
減少了與鄰居們交往,鄰居孩子們更較少一起遊玩,一些居民甚至連鄰居姓甚麼也不知道。
減少了與鄰居們交往,鄰居孩子們更較少一起遊玩,一些居民甚至連鄰居姓甚麼也不知道。

同場加映:

香港第一個廉租屋邨──北角邨

香港第一個廉租屋邨北角邨於1957年落成入伙。(圖片來源:香港房屋委員會官方網站)
香港第一個廉租屋邨北角邨於1957年落成入伙。(圖片來源:香港房屋委員會官方網站)
北角邨鳥瞰圖(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圖片)
北角邨鳥瞰圖(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圖片)
北角邨近海,又在北角碼頭巴士總站旁,交通十分方便。(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北角邨近海,又在北角碼頭巴士總站旁,交通十分方便。(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北角邨的休憩地方。(圖片來源:香港房屋委員會官方網站)
北角邨的休憩地方。(圖片來源:香港房屋委員會官方網站)
昔日的北角邨舊址已變身成為豪宅海璇。
昔日的北角邨舊址已變身成為豪宅海璇。

公共屋邨樓宇類型總表(只列出部份):

1. 荔景邨:舊長型
1. 荔景邨:舊長型
2. 大十字型:大興邨
2. 大十字型:大興邨
3. 順利邨:雙塔式
3. 順利邨:雙塔式
4. 工字型:黃大仙下邨
4. 工字型:黃大仙下邨
5. I型:美林邨美楓樓
5. I型:美林邨美楓樓
6. 新長型:葵芳邨葵仁樓
6. 新長型:葵芳邨葵仁樓
7. 相連長型:橫頭磡邨
7. 相連長型:橫頭磡邨
8. 梯級型:蝴蝶邨
8. 梯級型:蝴蝶邨
9. Y1型:利東邨東茂樓
9. Y1型:利東邨東茂樓
10. Y2型:顯徑邨
10. Y2型:顯徑邨
11. Y3型:恆安邨
11. Y3型:恆安邨
12. Y4型:峰華邨
12. Y4型:峰華邨
13. 和諧一型:天悅邨
13. 和諧一型:天悅邨
14. 和諧1A型:麗安邨
14. 和諧1A型:麗安邨
15. 和諧二型:長亨邨亨怡樓
15. 和諧二型:長亨邨亨怡樓
16. 和諧三型:紅磡邨紅暉樓
16. 和諧三型:紅磡邨紅暉樓
17. 小型單位大廈:幸福邨福明樓
17. 小型單位大廈:幸福邨福明樓
18. 單方向設計大廈:黃大仙上邨昭善樓
18. 單方向設計大廈:黃大仙上邨昭善樓
19. 和諧式


</p>
                                                <div class=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