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集團主辦 專家線上分享 智辨善用媒體資訊 培養學生網絡操守

2024-01-02 12:21

星島集團主辦 專家線上分享 智辨善用媒體資訊 培養學生網絡操守
星島集團主辦 專家線上分享 智辨善用媒體資訊 培養學生網絡操守

在一人一機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是資訊散播者。加上人工智能(AI)技術日漸成熟,網絡生態較以往更複雜。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覺察到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尤其重要。有見及此,星島新聞集團早前舉辦「媒體和資訊素養線上教育講座」,邀請了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家偉、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潘蔚林、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以及《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總編輯湯錦標,為校長、教師及家長分享如何教學生分辨資訊真偽,避免墮入網絡陷阱。

記者:陳在心 攝影:陳鐵剛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家偉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家偉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潘蔚林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潘蔚林
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
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
《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總編輯湯錦標
《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總編輯湯錦標
觀看以巴衝突相關報道時,可尋找幾個版本的報道作比較,然後問自己為甚麼這些媒體會有不同寫作角度。
觀看以巴衝突相關報道時,可尋找幾個版本的報道作比較,然後問自己為甚麼這些媒體會有不同寫作角度。

 

科技日新月異,生成式AI及各種社交媒體對新世代孩子並不陌生,然而資訊傳播快捷亦令真假新聞充斥網絡世界。星島新聞集團日前舉辦「媒體和資訊素養線上教育講座2023」,邀請了4名嘉賓,向校長、教師和家長分享如何培養學生辨別資訊真偽的能力,同時掌握伴隨科技發展的學習機遇。


認識AI只輔助學習

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越來越低,但並非人人都懂得有道德地使用新科技。其中2名講者,包括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家偉及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就分別以「如何培養子女3大AI素養和認識AI應用下的數碼教養問題」及「如何辨識網絡詐騙資訊」為題,講解AI衍生的危險與機遇。身兼教育學院副教授的黃家偉,坦言明白家長對子女在學業上濫用人工智能的憂慮,「的確有部分家長擔心子女使用AI代做功課,以致懶於思考。」

面對此憂慮,他認為教師有責任令學生明白AI的操作原理,而非只看重人工智能所生成的結果,才能讓學生明白「AI只是用來輔助學習」的道理,「學生知道了ChatGPT的資料如何得來,才會再多想一步:哪些部分是可信資料?如何評定資料正確性?那都必須動用同學的批判能力。」

然而家長培養子女AI素養,亦有相應責任。黃家偉解釋,AI素養分為應用、概念及倫理3個範疇,其中概念及應用分別由教師及家長負責,先由老師教學生AI應用的概念,再由家長於日常生活中帶入倫理討論,引導孩子有道德地運用所生成的資訊。惟有雙方互相配合,才可有效建立孩子對AI應用的道德知識。


掌握網絡防騙方法

而隨着網絡上如Github、POE等平台及AI機械人的出現,用家於彈指之間就能生成文字、圖像、聲音及影像,亦為網絡安全帶來危機。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就以深偽技術(Deep fake)為例,介紹網絡騙徒新式行騙手法及相應預防方式。他於講座上分享一段早前於網上流傳的影片,影片主角透過AI技術,被換上特斯拉(Tesla)總裁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頭像及聲音,誘騙觀眾投資一個名為「量子人工智能」(Quanturm AI)的欺詐性股票交易平台。他解釋,人工智能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操作簡單,只需在相關網站上載一張圖片,就能夠為影像中人「換臉」。

然而縱使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防範網絡詐騙的方法同樣有很多種,他認為學生只要多加警惕,就能避免受騙。「例如遇到可疑的視像通話時,可請對方把手移到前面去驗證;或『朋友』傳來可疑訊息時,可問對方只有兩人知道的共通資訊。」


親子看新聞 練批判思考

家長可與子女一同閱讀新聞,培養子女批判思考能力。
家長可與子女一同閱讀新聞,培養子女批判思考能力。

儘管青少年可透過培養習慣及多方面閱讀新聞,加強媒體資訊素養,社交媒體仍然為他們主要接收資訊的渠道。《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總編輯湯錦標育有2名女兒,他當日就以「辨別新聞資訊真?」為題,教家長如何透過「一起看新聞」的親子活動,培養子女的批判思考能力。

湯錦標表示,虛假新聞有兩種,分別是事實性錯誤或具欺騙成分的新聞。他認為家長應多花時間與子女閱讀及分析報道,「例如我15歲的女兒在觀看以巴衝突相關報道後,會問報道其實是否在撐以色列,所以青少年能辨別個別媒體背後帶有哪種政治或宗教立場是重要的技能。」


比較不同消息來源

在講座的互動環節中,有網上觀眾問及,作為教師與家長,如何幫助學生或子女區分事實與意見,以及理解新聞報道中的立場與偏見?

湯錦標回應,要教導學生或子女不要只相信一個消息來源,「可以的話,尋找幾個版本的報道作比較,然後問自己為甚麼這些媒體會有不同寫作角度。」


社媒資訊易「偏食」 多元「收料」明辨析

據2023年路透社調查報告,近8成港人以社交媒體接收新聞資訊。
據2023年路透社調查報告,近8成港人以社交媒體接收新聞資訊。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科技變革除了人工智能,亦包括社交媒體所致的資訊碎片化現象。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潘蔚林,就以「網絡媒體發展趨勢與媒體素養」為題,分享了在新媒體生態下,接收多元聲音及分辨資訊真偽的秘訣。

曾任傳媒人20多年的潘蔚林以路透社報道為例,解釋新媒體興起為家長及學生帶來的挑戰。據路透社的「2023年香港市民新聞閱讀習慣」調查指,近年紙媒閱讀量跌幅顯著,近8成人以社交媒體接收資訊。此改變令市民接收資訊的耐性減少,亦因而影響新媒體及傳統媒體的編採方針,例如導致「標題黨」的出現,「如今要網民閱讀逾20個字已沒有耐性。」


勤用RSS及播客 多看專題節目

相比起透過紙媒接收資訊,新世代偏向以社交平台作為主要資訊傳播渠道,資訊交流的即時性及互動性提升,卻容易衍生「迴音谷效應」及「過濾氣泡」,令讀者在資訊攝取上長期「偏食」,或令讀者對事件的取態較以往偏激。為鼓勵同學閱讀多元及深度的資訊,潘蔚林分享了兩個小習慣,分別是「註冊簡易資訊整合」(RSS)閱讀器及聆聽「播客」(Podcast)或電台節目。「透過訂閱不同網站的RSS,各個網站發表的新內容會在閱讀器上直接顯示,避免因演算法而只接收某頻道內容。」另外,在歐美較為盛行的播客,同樣內容多元,「除了新聞,亦有不少清談及課程的播客頻道,讓眼睛休息同時接收資訊。」

針對網絡上海量資訊帶來的機遇,有觀眾問及,如何善用網絡媒體轉化成學習機會,幫助學生發展實際技能,潘蔚林表示,學校可指導同學多觀看專題節目。「普遍新聞受篇幅所限,難以多角度分析時事,而專題節目多以10多分鐘為單位,能包含更多觀點角度。」他提議教師可考慮就議題製作工作紙,讓同學作資料搜集及批判思考。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