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評估代測考 初小生增課外閱歷

2023-08-11 13:07

香港學生壓力大,為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有小學在初小以日常課堂進行評估和課業,取代傳統測考,並委託「星之子」陳易希的初創公司,製作單元學習評估平台,記錄學生的日常學習進度。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校長陳奕鑫期望,學生在日常學習得到成功感,取消考試而騰出時間,可以安排更多參觀活動。校方擬利用評估平台,跟進學生的學習進程,記錄他們在音樂、視覺藝術等非學術表現。

記者:蔡健行

陳奕鑫(中)指,取消測考後,初小的參觀活動時數大增,又相信平台有助家長和教師了解學生弱點並跟進。旁為陳易希(左)及陳懿。 梁譽東攝
陳奕鑫(中)指,取消測考後,初小的參觀活動時數大增,又相信平台有助家長和教師了解學生弱點並跟進。旁為陳易希(左)及陳懿。 梁譽東攝

 

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響應教育局《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提出增加彈性課時、提升「評估素養」等倡議,上學年起以單元評估取代初小測考。校長陳奕鑫認為,傳統測考難以反映學生學習成果,「考試很多時只是『鬥快』而非『鬥識』,成績好,可能只因某部分溫習得較熟。」他指,改革有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讓學生得到適當協助、發揮長處,造就他們的成功感。


參觀次數遠勝其他學校

初小的考試取消,陳奕鑫指學校今年安排更多學習活動,正好呼應《指引》要求學校的評估方式變得多元化,以遊歷反思反映學習表現,「一、二年級外出參觀的次數,是其他學校的10倍;教育局常鼓勵推廣中華文化,我們騰出1個月讓學生學習粵劇;常識科和中文科提到的空氣污染和塞車,我們租開篷巴士讓學生感受。」

至於取代考試的單元評估,課程發展主任陳懿稱,主要在課堂進行,形式包括紙筆評估、課堂活動、專題以至學習態度和表現。以小一的數學科為例,評估可以是讓學生辨認圖形,教師從而掌握學習成果和進度;中文科則按照「聽說讀寫」4大範疇,再細分不同學習點評估。


參考評估結果調整教學

評估取代測考的措施,實行一個學年,陳懿指教師能參考評估結果,因應學生表現和學習需要調整教學步伐;學生亦能學習如何做評估,「評估不止認識考核範圍,題型、作答要求、評分標準,學生都需要學習,為將來的測考做好準備。」

陳易希(左)的初創公司,為趙曾學韞小學建立單元評估記錄平台,冀有助記錄學生表現和成長歷程。梁譽東攝
陳易希(左)的初創公司,為趙曾學韞小學建立單元評估記錄平台,冀有助記錄學生表現和成長歷程。梁譽東攝


擬設追蹤學習進程功能

為配合新的評估方式,學校邀請「星之子」陳易希的團隊設立電子平台,記錄學生的單元學習表現。教師只要輸入學生的表現和評語後,平台會整合學生各科表現,製作報告。報告不以分數記錄,而以「表現滿意」、「表現一般」等表述。陳奕鑫相信,平台有助家長和教師識別學生弱點和跟進。

陳易希則指,未來會繼續改進系統,包括加入圖表分析表現,增設追蹤學生歷年學習表現的功能。

除了學術科目,視覺藝術、音樂以至課外參觀的表現,日後亦有機會納入平台記錄。負責項目的許經綸稱,平台不但記錄學習表現,更能記錄學生的成長,「我們希望日後做到將學生的藝術、音樂作品也在平台記錄。作品其實也反映了學生不同時期的心境,也是他們成長的記錄。」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