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知走向認同 分階段培養守法
2023-06-23 12:21
生活在群體社會,除了自己的生活,還要顧及他人。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就以「做個守法小公民」作講題,為家長、教師如何教導年輕人做個盡責公民,提供意見。
與人相處基本訓練
李浩然表示,要推行國民教育,不能只講國民身分認同,亦要明白我們為何要守法,「我們不是生活在魯賓遜的社會,當大家一同生活時,行為就會影響到別人。如何在共同生活時,權利和義務都得到公平和合理的平衡,就是法律最核心的初心和精神,也是與人相處最基本的訓練。」
教導守法要從小開始,李浩然指由小學至中學,可分4個層次教授,例如初小培養行為操守;高小開始講好處;初中可講背後理念;高中甚至可討論,「從同學角度來說,有3個階段,首先在知識層面要知道;第二是經歷,例如透過不同活動,如辯論、討論、角色扮演和參觀等,讓同學去感受;第三,就是結合知識和活動,再跟同學作討論,例如別人不守法,你會否受影響,從而建立感情的認同。」
學科滲入法治概念
在教師層面,教學時亦可有awareness(意識)和relevance(關聯性),就所教的科目,滲入守法的重要性,「例如地理科,教授大川河山時,可請同學想像,如果市民不守法,胡亂破壞環境或開採木材,使沙漠愈來愈大,會有甚麼結果?」
李浩然又指,假如教育局在不同學科,可有模擬教案教材給予教師,以香港教師的專業度,定會有更多發揮;「最後,家長的言傳身教,也是無可替代的,他們的言行,是否符合文明社會要求,其實最直接影響子女。」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