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讀懂中國文化

2022-02-17 12:20

英國經濟學者Martin Jacques多年前的靈魂拷問:「西方為何難懂中國?」在今天不但對西方社會具重要意義,對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社會同樣有重要的意義。

兩家英國傳媒在今年農曆新年前鬧出笑話。《衛報》在一月中刊登了賀年食譜文章,其中一款「酸辣豬肉蟹肉餃子」的配圖,餃子碟旁用了白事用的冥錢「金銀」裝飾。BBC網頁上的中菜食譜也差不多同時出事,其「西蘭花帶子撈麵」,碟旁配飾放了一個利是封和一個吉儀封。BBC在收到香港傳媒查詢後,為引起的冒犯致歉並即時把照片下架。

事實上,中國殮葬文化物品受西方社會青睞已有好幾年。兩年前,巴黎一所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名為「極樂天堂」的展覽,把殮葬儀式上使用的紙紮當成藝術品做專場展覽,結果引來了六百萬觀眾,大家都對展品的精美讚歎不已,博物館在受到質疑時回應說:「這是文化積累出的絕美工藝。」而五年多前,巴黎工藝設計師周,中式葬禮的紙紮人已站立在羅浮宮的廣場上。

也許我們對西方社會誤用甚至激賞華人殮葬文化物品感到不太舒服,但這卻說明,儘管美國和西方一些政客近年對中國攻擊不絕,一片烏雲蓋頂之勢,但寬厚博大的中華文化文明對西方社會的吸引力和衝擊力卻沒有絲毫減少。文首兩個中菜配飾的笑話,正好是西方世界在跌跌撞撞的過程中認識中國的另一面寫照:他們繼續在努力探索了解這個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文明。而Martin Jacques更早在十多年前提醒西方,要「想像一下一個將不再由美國或英國這樣的『民族國家』主導,而是由一個文明實體國度為主導的未來世界」。

這次北京冬奧給各國運動員感受到的民風民情,先進的科技和設備,還有那嚴謹周到的管理制度,已經對西方媒體上的「中國」產生衝擊。這種衝擊力,來自西方民眾對中華文明在生活上的親身體驗,來自國人在行為上的內化,其影響自然而縝密,任何人為阻隔都難以奏效。

中華文明其強大生命力在於包容並蓄,以至歷久猶新。教育香港年輕一代,應從內化民族文明着力。電郵:[email protected]


陳卓禧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2月17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原文標題為〈讀懂中國內化中華文明〉。


延伸閱讀:

北京冬奧|中華文明的內化和外溢

港專畢業禮 校長陳卓禧借故事 籲畢業生努力追夢

教育界擔心國安法?港專校長陳卓禧:不用驚 法治在大廳

國家運動員訪港 港專校長陳卓禧:讓港生感受奧運金牌的重量

自資院校收生人數下降 校長鼓勵引入大灣區青年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