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缺乏與富足

2020-07-17 11:36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在文憑試經濟科,學生要學習的第一個概念是「缺乏」(Scarcity)。因為這世界的資源是有限,而人類的欲望卻是無窮,所以「缺乏」的問題因而產生。正正由於資源缺乏,因此人們需要通過不同的形式作出爭奪。在現實世界中,你爭我奪的情況並不罕見,然而究竟競爭是否解決「缺乏」問題的最佳方式呢?以下嘗試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對於「缺乏」這問題,華勒斯.華特斯(Wallace D. Wattles)與上述提及的有所不同。華特斯是誰?他是被譽為美國上世紀初的「新思維」(New thought)代表人物,其著作《致富的科學》面世超過一百年,仍然被廣泛流傳,可見他思想的影響力。

回到主題,究竟華特斯是如何看待「缺乏」這問題呢?首先,他將資源區別為「有形資源」(現有資源)和「無形資源」(待發掘和開創的資源)。他認同有形資源是有限的,無形資源是無窮的。

他說:「大自然是財富一個永不枯竭的倉,供應永遠不會短缺。原始物質是活的,具有創造性的能力,不停地創造更多的形式。」與其說他的思想是一種學說,或許以信仰一詞來形容更為貼切。

他的觀點是,人們有自由認定自己和自己身處的世界是「缺乏」還是「富足」。無對錯之分,但有好壞之別。若然人們心里充斥着的,都是有關「缺乏」的思想(如我沒有這樣、沒有那樣),那麼他們吸引到的,就只會是更多的缺乏。由於時常感到不足,因此人們會視其他人為對手,滿腦子都是「競爭性思維」。即使擁有更多,仍會感到缺乏。相反,若然注視的是「富足」,經常留意自己所擁有的人,他們便願意去嘗試開發和創造更多,較容易培養出「創造性思維」。「競爭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最大分別在於,前者認定資源就只得這麼多,後者則認為資源可不斷開拓和增加。

作為經濟科老師,我須讓學生了解「缺乏」這個經濟學的起點;然而,作為從事生命教育的老師,我則會讓學生的眼光多關注「富足」。兩者並行不悖。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經濟科科主任、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課程發展議會學習領域委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7月17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