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招SSSDP|都會大學新辦醫療化驗課程 畢業生可望獲專業認證
香港都會大學在下學年,有18個一年級入學的課程,被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當中包括建築及工程、電腦科學、創意工業、金融科技和護理等多個範疇,是提供最多SSSDP課程的自資院校,當中「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課程為全新開辦,將提供60個學額,扣除資助後,首年學費約為89,000元。 記者:陳艷玲圖:受訪者提供 香港都會大學在下學年,有18個SSSDP學位課程(見附表),合共提供1,255個資助學額。香港都會大學學務
2023-03-07 00:43:28陳卓禧 - 當華為新手機不是商業新聞丨卓言絮語
2023-09-28 17:01:35饒宗頤故事比賽徵稿 聚焦大師灣區足跡 李焯芬盼青年學習處世之道
2023-09-25 12:30:04饒宗頤18歲編地方志 戰亂堅持編書
2023-09-25 12:29:04鄒迪 - 將技術帶入學習 讓學習受益於技術|數碼.人文
2023-09-23 12:55:08配職前培訓工作坊 提高幼師音樂素養及信心|教研並進
2023-09-18 14:59:28浸大藝術家三維掃描老鋪 喚公眾反思
2023-09-17 22:45:05中大醫學院白袍禮 陳家亮寄語醫科生飲水思源
2023-09-17 22:09:29劉瑩 - 真誠乃文藝工作者的條件|視藝師語
2023-09-14 15:35:38更多
劉瑩 - 真誠乃文藝工作者的條件|視藝師語
在過去半年多的一段日子里,我有幸能夠親身體驗台灣大學的教學和藝術策展的實況。同時,有機會走訪傳統工藝師傅,了解在台灣製造毛筆和墨條的情況,更完整地補充了我在香港以往水墨教學和研究的資料,最後通過展覽聯繫過往的教與學,與大家分享初步成果。 對於在台灣大學藝術研究院研習的反思和藝術策展的詳細情況,由於篇幅有限,待日後詳述。現在集中分享兩位傳統工藝師傅感人的訪問。他們分別是造毛筆師傅陳耀文和造墨條師傅陳俊天。 兩人性格雖異,但都不期然地提出自己肩負着弘揚傳統中華文化的責任,在公餘時間還去台北故宮博物院做顧問及對學校進行教學分享活動,推廣傳統工藝技術。 陳耀文師傅在接受訪問時,即席在筆桿上刻出詩
2023-09-14 15:35:38陳卓禧 - 香港暴雨.南京.應變丨卓言絮語
「海葵」緊隨「蘇拉」而來,只為香港帶來1號戒備信號,不過,低壓槽雨帶卻突襲香港,瞬間傾盆暴雨,香港多處嚴重水浸,險象環生。筆者剛好身處南京,避過了暴雨,但卻避不過其「破壞」。 這次南京行,為的是訪問南京大學,拜會譚鐵牛書記,介紹港專近兩年在創科和網絡空間科技的急速發展。 由於有事,按計劃筆者在南京停留24小時後,便飛深圳再乘車返港。當我們黃昏時份到達機場後,深圳和廣州航班因天氣而延誤的訊息開始出現,慢慢地,陸續收到深圳暴雨的片段,畫面嚇人。 曾經一度以為雨雲有空隙可以復飛,約好的過境汽車在深圳機場苦苦等待,不過,是深宵還是第2天早上才能返抵家中,心中越來越無數。當看到深圳和香港的多條主幹
2023-09-14 15:07:30何漢權 - 以司徒美堂為例 看華僑奮鬥與中國現代化關係|根本月報
所謂現代化是指人類社會向更先進、更完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轉型的過程,這種轉型代表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制度的完善,以及生活條件的改善。在近代,中國經歷一系列的內外困境,人民一直尋找通向現代化的道路。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等各種救國方案陸續出現,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些嘗試當時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質,也未能讓人民擺脫苦難。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日益衰弱,華僑在境外的處境極度不穩定,所以逼切希望祖國強盛。 在這樣的黑暗日子裏,華僑摸索着尋找出路,積極組織革命團體,其實力不容小覷。1894年11月,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成立興中會,首批入會的20多人都是華僑。1905年8月,興中會與光復
2023-09-11 17:00:36謝煥坤 - ChatGPT核心技術及其對教育的利弊|城中熱論
ChatGPT在過去一年的迅速發展震驚世界,其影響力之大令多數行業都開始意識它的存在。它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當中包括生產性和威脅性。除了ChatGPT,還有一些類似的軟件,如Adobe Firefly和Dall-E。究竟它們會成為教育的威脅還是資產呢? 在回答此問題前,讓我們先探索一下ChatGPT核心技術的魔力,即生成式人工智能(AI)。首先,AI並非新知。事實上,筆者的IT公司於30多年前便使用過此種AI技術「Prolog」,為本地小學和中學創建了一個時間表安排的軟件包。除了擁有非常強大的AI引擎外,ChatGPT的成功還有賴複雜的用戶界面和知識基礎系統(Knowledge-based S
2023-09-08 12:43:23城大與馬國數碼經濟機構合作 培育兩地初創企業
城市大學與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MDEC)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兩地創新創業生態圈更緊密聯繫,共同培育初創企業發展。今次是MDEC首次與本港高等院校簽訂合作備忘錄,將有助城大屬下的「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與MDEC所孵化的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進一步加速發展並進入海外市場。 備忘錄由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及MDEC行政總裁Mahadhir Aziz簽署,雙方合作旨在協助具潛力的馬來西亞初創來港和內地拓展業務,同時為城大HK Tech 300的初創團隊,帶來進入馬來西亞及其他地區的發展機會。梅彥昌指,城大作為連繫全球的大學、世界級研究及教學的創新樞紐,與MDEC合作,有助兩地初創善
2023-09-04 21:00:23教育科技求才若渴 中大三院合辦新課程 專注培訓EdTech專才
相較於歐美國家,香港的教育科技(EdTech)發展起步較晚。新冠疫情後學校紛紛採用混合式教學或遠程教學,使得教育科技市場直線迅速增長,同時也暴露現時本地EdTech人才的嚴重不足。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新開辦四年制綜合課程——學習設計與科技理學士學位課程(大學聯招編號:JS4386),專為培訓EdTech專才而設。 香港中文大學新課程「學習設計與科技理學士學位課程」(簡稱LDTE)由教育學院、工程學院和理學院共同合作開設,課程的基礎理念源於全新的教育科
2023-09-04 09:00:00海爾格.諾沃特尼 - AI世代 如何保有生而為人的意義|博文通識
《未來的錯覺:人類如何與AI共處》的完成耗時許久,絲縷般的思緒因差旅和其他的責任而數度中斷。幾次開了頭,卻有不足,只好放棄,最後內心所追尋的,才終於清晰起來。說來奇怪,實際書寫過程竟是得益於疫情的數度封城,不得不獨處,反倒寫作成效甚豐。對於活在21世紀的每個人而言,這場疫情堪稱史無前例,我也得以思考疫情造成的諸多意外後果,當中幾個後果就直接影響到本書的主題。 AI從未停止為我們帶來驚喜。誰會想到現在我們可以指示AI於短短數秒之內撰寫出任何題材,或生成我們異想天開的圖像? 發展額外認知及同理心 如果我讓ChatGPT演算法來寫這篇序言會怎麼樣?你會發現嗎?但如此一來,我就會失去向你們——
2023-09-01 16:08:55大學開學懶人包|10件必備物品 住宿舍的學生要注意甚麼?
大學開學日子和中小學不同,大多在下星期才陸續開課。作為大學新鮮人,開學有甚麼要準備?尤其是計畫住宿舍的同學,一般都是首次離家居住,當中有什麼需要添置?以下是給大學生的10件必備開學物品,快看你是否齊備?
2023-08-31 18:21:28陳卓禧 - 浮想翩翩三星堆丨卓言絮語
看過了不少本地和國內外的博物館,四川三星堆遺址,第一次參觀就引發筆者的極大好奇心。出土的青銅面具和人像,各種祭祀器皿,造型別具一格,獨樹一幟,超越筆者過往認知,講解員一句「三星堆先民的祖先是不是外星人?」更引人浮想翩翩。 令人浮想的,是三星堆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聯繫。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出土青銅器甚少人物和動物造型,而三星堆出土的則以青銅雕像為主,而且造型誇張,凸顯中華文化一體多元的起源。而在世界文明角度,古埃及和古希臘在3000多年前也出現金面罩,不過出土時罩在人體臉上,用作保護和再現死者的面孔,不同於三星堆的供奉於祠廟和作宗教祭祀用途。在遠古先民交通不便的年代,不同文化間究竟有沒有某種交往,
2023-08-31 13:30:45嶺大研究生迎新日 秦泗釗:加強與大灣區和全球聯繫
嶺大大學為逾2400名新入學的研究生舉行迎新日,候任校長及署理校長秦泗釗致辭稱,嶺大不會固步自封,為提升博雅教育的全人發展,文學理學將加強以人為本的主題,致力培養學生慎思明辨,提高他們在職場的競爭力,同時致力加強與大灣區和全球聯繫,「嶺大是距離深圳最近的本港大學,我們正利用嶺大鄰近內地的優勢,在北部都會區的高等教育發展中發揮領導作用。」
2023-08-29 22:11:45城大迎新典禮 梅彥昌勉勵新生探索世界
城市大學為新入學的本科生,舉辦迎新典禮。新任校長梅彥昌致歡迎辭,強調教授學生獲得學位固然重要,但城大目標是培養富責任感、具備正確價值觀和領導才能的人才;他亦提到,教育可以發揮的力量,鼓勵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與考試,更應探索世界,融入多元文化,開拓視野,「這就是畢業生和領袖的區別。」
2023-08-29 21:37:38城大特教生初體驗 盼「上莊」擴闊社交
特教生求學面對不少困難,城市大學日前為特教生舉行迎新日,協助他們認識大學環境,融入大學生活。今屆文憑試考獲6科21分、將升讀智能工程學課程的楊樂天表示,將積極參與不同活動,擴闊社交同時豐富大學生活。同為特教生、主修心理學系的4年級生劉柏希,以學長身分,向新生分享學習經歷,寄語特教生突破自身限制,勇於發掘個人興趣。 修讀智能工程前景佳 城市大學在22/23學年錄取逾百名特教生。校方指,截至現時為止,申報特教需要學生人數與往年相若,將持續開放予特教新生申報。開學後將安排特殊教育需要主任,與已申報的特教生會面,商討合適的支援方案;亦會持續舉辦運動競技、聖誕派對等活動,拓闊特教生的人際網絡。
2023-08-28 1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