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志豪冀「香港模式」發展成國際標準
2024-11-19 00:00本港中醫藥生態正掀起大改革,香港中醫醫院將在明年年底投入營運,政府計劃同期推出《中醫藥發展藍圖》,提出整體發展策略。中醫藥發展專員鍾志豪接受《星島》訪問指,在短中期欲優化中醫師培訓制度,深化住院及日間住院服務教育,更需考慮擴闊中醫師的醫療權限,建設跨專業轉介平台方案等;長遠冀將「香港模式」發展為國際標準,並協助中醫藥企升級轉型,以便它們更易打入海外巿場。
首個《中醫藥發展藍圖》擬在明年年底公布,冀從「醫、教、研、產、管、國際化」範疇深化中醫藥發展。鍾志豪指,相關小組委員會上月底開首次會議後,已有共識未來必須以「巿民醫療需要」為中醫藥發展出發點,並作為最重要的基礎設計相關服務概念,以整合不同醫療專業合作。他指出,本港獨有中西醫並行制度,中醫師採用「純中醫」診症,在公院層面則以中西醫團隊協作模式運作,與國內中醫師身兼數職,一人做齊開中西藥、針灸和手術做法迥異,更是全球少見。他指,當本港做好優良的純中醫及中西醫協作臨床路徑,有機會吸引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等參考,「甚至將(香港模式)帶回國再改良實踐。」
考慮擴闊中醫師醫療權限
X光等科技助分辨危險徵兆
鍾志豪指,中醫師於整個醫療系統中的角色將慢慢增強,故《藍圖》須探討與西醫、物理治療師、放射治療師、化驗師等醫護專業人員的合作機制,包括開放中醫師的醫療權限。但他重申,即使允許中醫師轉介病人做X光等影像診斷或化驗檢查,目的非作「西醫診斷」,而是利用現代科技協助中醫師分辨危險徵兆。他以六旬老婦為例,若出現大腿及盆骨痛,自行吃止痛藥亦無效,「而中醫師看到她有骨質疏鬆病史,且透露曾跌倒,也會擔心她有骨折,想建議她去照X光。」當能辨別危險徵兆,中醫師便可作出更切合病人情況的決定,包括轉介至西醫,「做法不是為使中醫或西醫主導治療,而是以病人利益為先。」而具體轉介流程則待不同專業團體磋商,有共識後再由法定委員會訂出守則,釐清作業程序和機制。
在促進中西醫電子病歷互通上,鍾志豪坦言亦要與專業團體商討機制,但中醫醫院的電子病歷會連接醫健通,可測試在醫院內如何使雙方病例資訊更流通;也會研究醫健通怎樣對接中醫診所內商用或內部研發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
對推展目標時間表,鍾志豪指《藍圖》有三大層次,短期「先想巿民」,中期要規劃中醫藥專業及產業發展,長期則是加強國際化,「短至中期目標是3至5年,長期目標則要10年。」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