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政府須掌土地主導權
2024-10-30 00:00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早前稱,未來土地供應需慎防「供過於求」,憂土地房屋供應持續增加會衍生負資產問題等。行政長官李家超昨表明,造地不足會導致供應不足,樓價失控和市民上樓困難等,強調政府必須有土地主導權,否則土地的主導權就變成在利益藩籬的控制之中,這不符合市民及香港的利益。他重申,造地和供應為兩回事,不斷造地可在有需要時推出土地,讓市場建屋令市民安居,不需要時都可以放在儲備。
近年政府持續造地,梁振英早前於社交平台撰文稱,目前土地及房屋供應確實短缺,但未來供應並非越多越好,「矯枉過正的後果會很嚴重」,擔心土地和房屋供應持續增加會衍生負資產問題、金融問題,以及加重政府財政負擔。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已隔空回應梁振英,表示2003年起至2012年間曾連續多年未有賣地或造地,形容「後遺症很大」。
造地和供應為兩回事
李家超重申,造地和供應為兩回事,以政府理財為例,當局會盡量發掘財政來源,讓當局有錢可用,多餘的錢則可放在銀行,並不一定要花光,而造地亦是同樣道理,因造地需要一段長時間,所以不斷造地,「讓我們在需要時可以推出土地,供應給市場建屋,讓市民置業安居,亦可以將我們認為當時不需要推出的土地放在土地儲備。我覺得會令整體房屋需要,能按實際提供土地給發展商或政府自己去提供單位的數量,有實質的重要關鍵角色。」
未推出的土地放儲備
至於如何判斷供應多少,他相信要客觀地按數據,作出判斷,任何政府都不會輕率處理,不論過往每屆政府,或現屆政府都同樣嚴肅地按數據客觀、實事求是處理土地問題。
他補充,在2021年政府發表了《香港2030+》,跨越2030年規劃遠景或策略,從宏觀和長遠角度去審視未來需求,有關策略都是經過數據分析、供求研究、發展需要,社會普遍亦接受當中的分析和論據。同時,在今年《施政報告》,亦重申政府造地決心不變,會審時度勢,穩健有序推進各項目。
他強調,政府在批售土地時,會考慮市場變化,讓市場環境平穩和健康發展,所以政府對於造地和推出土地作建造房屋會持謹慎態度,嚴肅地按數據分析來判斷供求的需要,有序、平穩,希望土地房屋健康發展。
關鍵字
最新回應